两天就是元旦,年关也近了,过完年再搬家是最好的。
在黄金殿的这一遭,透支了陈南亭全部的气力,在家修养到元旦前一天,突然有个快递上门。
张小凡送的,是条红围巾。
夜里,对方打来电话,说是明天下午老城区有庙会,邀他一块出去转转。
元旦这天,街头巷尾都装潢一新,哪哪都是一片红,年味初现。
可惜天公不作美,上午下了半天雨,午后才停,西北风就没断过,出来玩的人都缩着脖子。
庙会在老城区的城隍庙附近举办,年年如此,摆摊的商贩拍成两排,除了吃食,还卖字帖和对联,路中间还有变戏法的和捏唐人的。
张小凡穿着一件梅红色灯芯绒风衣,戴着一顶贝雷帽,打扮得有些复古,往陈南亭身边一站,两人还挺般配的。
“南亭,你要不要也买点年货回去?”
他们的车停在对面,张小凡看中了一些手工剪纸跟年画,一路买下来,袋子都在陈南亭手里拎着。
“我就不用了,不爱这些仪式感。”
谢绝了对方的好意,陈南亭路过一个糖货铺子,一些老式炸物刚从锅里捞出来,晾在一旁沥油。
寻思这些东西许三清爱吃,他路过后又折回去买了几大包。
庙会人满为患,大家都是来采买年货的,在若干摊位中,一个卖糖葫芦的老人缩在一个避风的角落,双手揣在袖子里,黝黑粗糙的脸上还能看得见明显的冻疮。
老人头戴一顶旧毡帽,身上的棉服,棉花都团成团了,全挤在衣摆处,一点都不保暖。
寒风过境,他的手微微有些发抖,肩上的糖葫芦架子还满着,一根都没卖出去。
庙会里不止他一个人卖糖葫芦,别的摊位上,各种造型各种水果串,他这就是老式的山楂,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或许是太冷了,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菜籽袋,里面放的是烟丝。
他捏出来一小撮,放到裁剪好的报纸上,点燃后,烟丝的味道比较重,一下把周边的人都熏跑了。
陈南亭看不过去,上前问:“大爷,糖葫芦怎么卖?”
“大的8块,小的5块,要几串?”
老人嘴里叼着烟,把木棍立起来,他卖的价格比别人便宜,山楂也比其他摊位上的大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