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口,唐九爷的儿子唐浪超胸口戴着白花,低着头接待来吊丧的人。
房间里,女儿唐思琪跪在灵前,一边烧纸,一边频繁的抬手擦眼泪。
兄妹两人的眼睛都肿着,唐九爷的死对他们的打击不小。
唐家的生意,才交到唐浪超手里没几年,唐九爷自己吃过苦,对这个儿子看得很重,不过可惜,儿子天赋不大行,尽管后天也努力,可还是比不过父亲。
角落的音响不断往外吐经文,供桌上立着一张大遗像,唐九爷板着脸,很符合寺院里肃静的气氛。
每个到场的来宾都会先从唐浪超手里领一枝花,依次排队进入灵堂行礼。
流程很简单,唐九爷生前就交代过,他的丧事要简办,不要过分张扬。
陈南亭和张小凡不是一起进去的,中间隔了几个人,陈南亭站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张小凡才献完花出来。
时间飞快,八点一到,寺院的住持也从禅室赶来了,今晚的追悼会将由他全程主持。
随着广播响起,在大殿里诵经的和尚们依次起身排好队,在方丈的带领下,敲着木鱼,挨个进入追悼会现场。
灵堂右手边提前摆放了好几排草垫,和尚们落座后,音响改成梵乐。
在和尚们的经文里,宾客亲朋后入场,落座在灵堂的左手边。
家属则正对着遗像,整个队形呈一个u字,把唐九爷围在中间。
唯一跟别人有出入的是,从这口棺材被托运到万福寺时,棺材盖就已经盖上了。
盖子和棺身之间,还贴了厚厚的白封条,棺材两侧也事先打过棺材钉,只剩下棺头和棺尾没打。
按常理,家属要在追悼会后半程或者结束后,才进行封棺仪式的,这次的进度条像被故意加快过。
或许是唐九爷生前的意思,他病了好久,身体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又或者是因为某种忌讳。
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让人看到自己最后的样子。
现在人已经走了,家属正是伤心的时候,不该问的大家都不会当这个显眼包。
往生经诵了四分之一,今晚这里的蜡烛还得烧一夜。
住持按照流程,一样一样推进,告别词说完,轮到家属做告别仪式。
唐浪超和唐思琪跟在住持身后,每人手里各端着一盏蜡烛,围着棺材转圈,期间,住持还额外拿着一个小锣,每转完一圈就会用力敲一下。
灵堂里点了三圈白蜡烛,一圈围着棺材,一圈围着供桌,剩下的一圈点在大家跟前,像灯带一样,把场子隔成好几份。
陈南亭和张小凡并排靠墙跪坐着,当住持转到第9圈,第9声铜锣敲响时,紧接着就听到咚的一下。
不是铜锣声,而是木料被重物撞击的闷响。
以为自己听错了,陈南亭还抬头看了一眼。
周围,原本面色沉着的宾客,都纷纷瞪大眼睛,开始左顾右盼。
和尚们的经还在继续念,住持想无视这个小插曲继续仪式,这时,又是咚的一响。
大家都有些坐不住,频繁起身找声源。
直到紧挨着棺材的唐浪超突然站住不动,他妹妹唐思琪只顾低着头走,直接撞到他背上。
“怎么了哥?”
“棺材里……有声音!”
他的下嘴唇有点抖,脸上倒还算冷静。
相比努力保持镇定的哥哥,唐思琪的反应明显要大一点。
“哥……你别胡说……爸他已经……”
蜡烛在她手里明明灭灭,蜡油滴在手上,很快凝成一片白。
唐浪超正要提醒她别失态,这时,棺材里连着响了几下。
“咚咚咚!”
“啊!哥,我害怕!”
受惊的唐思琪连蜡烛都拿不住,扔到草垛里,直往哥哥背后躲。
幸亏住持马上过去把火苗踩灭了,不然烧起来场面更不吉利。
“师傅,您看这!”
唐浪超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不单是他,其他来吊丧的宾客脸色也青黄不接,要不是都看着,不能丢了面子,好多人都直接从灵堂里跑出去了。
眼看事态发展不对劲,在右侧诵经的方丈猛地起身,走到棺材边。
他手里捻着佛珠,将往生经改成超度咒,和尚们双手合十,落在木鱼上的鼓点也变密了。
可这么做不光局面没稳住,接下来的一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