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刺鼻的焦臭味冲天而起,将一切都化为灰烬。
当他清理完尸体,看着被焚烧后的土地时,林羽突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那些被焚烧过鼠尸的土地,其颜色竟然变得更加深沉,而且土壤的质地也变得更加疏松。他用手感受了一下,发现这些土地比周围的土壤更加肥沃。
他想到了之前“味觉墓碑”的经验,腐烂的食物可以转化为肥料。现在,死去的鼠类尸体,在经过高温焚烧后,其灰烬也富含磷、钾等矿物质,成为了天然的肥料。这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土壤肥力意外提升!
,!
他将这次“机械杀阵”的副作用,包括“死鼠腐臭引发蛆灾,焚烧后土壤肥力意外提升”的意外收获,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意识到,末世中的任何一种现象,都可能带来双重的影响,危险与机遇并存。
这次对鼠患的机械化捕杀,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生物威胁的应对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他通过改造工具,构建了高效的捕鼠连环陷阱,并以此控制了鼠群数量。然而,由此引发的腐臭和蛆灾,也让他再次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意外发现了焚烧死鼠可以提升土壤肥力。这种从问题中发现机遇的能力,进一步凸显了第二卷核心逻辑中“平静表象下暗藏生态失衡”的深层含义——鼠患是生态失衡的体现,而林羽则在努力寻找新的平衡点。
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虽然他解决了蛆灾问题,但如何更高效地处理死鼠尸体,如何避免腐臭和病菌滋生,仍然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开始思考,除了焚烧,还有没有其他更环保、更安全的处理方法?比如,将死鼠尸体用于更专业的堆肥,或者将其作为某些变异植物的养料。
此外,林羽也开始关注除了鼠患之外的其他生物防治。他知道,末世的生态系统是复杂而脆弱的,他需要一套更全面的生物链管理方案。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够引入或培育一些对环境无害的食腐生物,来清理尸体残骸,那将是更高级别的生态平衡维护能力。他对“机械杀阵”的深入探索,也预示着他将在“日常耕耘”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和突破,以应对末世中无尽的挑战。
喜欢末世种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