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片片白色的“菌丝网络”,希望它们能够像过滤器一样,吸附从洞口飘入的空气中的有害尘埃。
奇迹再次出现了!几天后,林羽用自制的简易辐射探测器(一个利用萤石和某些矿石对辐射敏感的特性制作的装置),对菌丝覆盖的岩壁进行了测试。他惊喜地发现,菌丝覆盖区域的辐射强度,确实比未覆盖区域有所降低!这表明,这种菌丝不仅能分解重金属,竟然还能吸收放射性尘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发现让林羽激动得几乎跳起来。这不仅仅是解决了土壤污染问题,更是为他开辟了一条净化整个洞穴空气、甚至未来洞外环境的道路!这是一种能够将致命威胁转化为生存助力的生物力量。他立刻将这种惊人的发现记录在“败者之碑”上:“菌丝可吸收放射性尘埃,用于净化洞外空气。”这面墙,已经成为他在这末世中,每一次绝境逢生、化腐朽为神奇的见证。
林羽开始更积极地培育和扩大这种菌丝的规模。他将它们视为山洞的“守护者”,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定期补充腐木和潮湿的泥土作为养分。他将菌丝网络扩展到洞口附近所有的岩壁和缝隙中,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过滤着进入山洞的每一缕空气。他甚至尝试将部分菌丝带到洞外,在一些受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尝试性培养,虽然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他坚信,这是一种能够改变末世环境的强大力量。
这次“菌丝网络”的发现,让林羽对生物的潜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在末世中,并非所有变异都是有害的,有些生物的变异,反而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关键在于如何去发现它们,理解它们,并加以利用。
然而,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这种菌丝虽然能吸收放射性尘埃,但其吸收能力和处理极限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他需要更精确地评估它们的净化效率,并思考如何处理那些被菌丝吸收后的放射性物质。他开始思考,是否能将这些吸收了放射性物质的菌丝进行集中处理,将其深埋,或者通过某种方式使其彻底失活,以避免二次污染。
此外,林羽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微生物世界。他想知道,除了这种菌丝,是否还有其他微生物能够分解更顽固的污染物,比如那些末世前遗留下来的化学毒素。他知道,如果能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微生物净化系统,他的山洞将成为末世中真正的“无菌避难所”。
喜欢末世种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