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中文网 > 末世种田录 > 第33章 菌战到底

第33章 菌战到底

然而,与实验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照组的情况。在对照组中,许多作物最终都未能逃脱霉菌的侵蚀,它们的叶片逐渐变得枯黄,枝干也逐渐干枯,最终在霉菌的肆虐下枯萎死亡。这一幕与实验组中植物的生机勃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样的对比结果,无疑是对林羽方法的有力证明。它充分显示出了林羽所采用的方法的可行性,也让人们对这种利用微生物抑制霉菌的方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尽管初步实验取得了成功,但林羽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因为随着拮抗菌数量的增加,他很快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土壤酸化。

由于这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导致土壤ph值不断下降,从而影响到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幼苗的叶片开始出现黄化,生长速度也明显减缓,这预示着新的危机正在酝酿。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林羽再次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要想实现长久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抑制霉菌又不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的方法,否则,他的努力将再次陷入循环。

经过反复思考和试验,林羽最终找到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撒草木灰。草木灰,这种在末世前随处可见的物质,作为一种天然的碱性物质,不仅可以有效地中和土壤中的酸性成分,将其ph值调整到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还能为植物提供丰富的钾元素,促进根系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起到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清洁卫生,进一步抑制霉菌的生长。

于是,林羽开始定期向试验田中撒上适量的草木灰。起初,他只是谨慎地控制用量,担心过量使用会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但他通过不断的观察和记录,逐渐掌握了合适的比例,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令人欣慰的是,在采取这一措施之后,土壤的酸化问题得到了显着缓解,土壤变得更加健康,而霉菌的生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地蔓延。

与此同时,林羽还注意到另一个积极的变化——种子的发芽率明显提高。在引入拮抗菌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之后,试验田内的作物发芽率从之前的不足5%(几乎是绝望的数字)提升至8%!虽然距离理想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是他在绝境中摸索出的又一个希望之光。这意味着他的努力正在逐步见效,也为未来的持续改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在这个过程中,林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深刻体会到科学方法和严谨实验的重要性。每一次实验、每一个数据记录都成为他宝贵的财富,帮助他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例如,在处理土壤酸化问题时,他就通过多次对比试验,找到了最适合当前条件的草木灰用量,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流程,将其标准化,以便未来更大规模的种植。

除了技术层面的进步外,林羽还在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力求做到更加高效有序。为了更好地管理时间,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日程表,将每天的任务按优先级排序,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这样不仅能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充分落实,还能避免因临时起意而导致的混乱局面。

此外,林羽也非常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他深知,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因此,无论多么忙碌,他都会抽出时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了山洞内的一些古老壁画,上面描绘着一些关于农耕文化的图案。通过对这些图案的研究,林羽获得了不少启发,甚至从中借鉴了一些传统农业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让古老的智慧在末世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林羽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知道,安逸是末世最大的陷阱。他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一个起点,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例如,虽然他已经成功解决了霉菌感染的问题,但新的威胁随时可能出现,末世的环境瞬息万变。就在最近的一次巡视中,他发现某些区域的土壤出现了轻微的板结现象,这可能会影响到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阻碍养分吸收。为此,林羽已经开始着手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试图通过改良耕作方式或引入新型肥料来克服这一难题,未雨绸缪,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同时,他也一直在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毕竟,山洞虽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