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二十分钟了!”
三婶抱着高烧未退的虎娃在临时帐篷里哭喊:“药又快没了!这可怎么办啊!” 老赵蹲在一旁,手里攥着空药瓶,声音哽咽:“我老伴的氧气袋... 也快见底了...” 此起彼伏的呼救声被暴雨撕碎,混着远处山体滑坡的轰隆声,压得人喘不过气。
李君浩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腹触到睫毛上冰凉的水珠。他望着被淹得只剩屋顶的村道,绝望地摇头。就在这时,远处传来直升机螺旋桨划破雨幕的轰鸣,一道强光穿透雨帘 —— 白色机身印着 “星链救援” 的直升机缓缓降落,溅起的泥水打湿了周围村民的裤脚。
舱门打开,温雅裹着黑色防雨绸的风衣跳下来,红色高跟鞋瞬间陷进泥里。她单手拎着军用级卫星电话,另一只手转动钢笔,笔尖 “咔嗒” 弹出微型投影仪:“李君浩,你小子不要命了?” 她的声音混着雨声却清晰有力,“看看这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息投影在雨中亮起,省地质队的三维建模图缓缓旋转,滑坡区域的岩层结构、应力分布一目了然。王铁山举着油灯凑过来,铜烟杆差点戳到投影:“这洋玩意儿... 能救命?”
“比你的烟杆管用。” 温雅将卫星电话塞进他手里,“现在,给镇长打电话!申请三台挖掘机、五辆渣土车,立刻封锁滑坡源头!” 她转头看向李君浩,目光扫过他沾满泥浆的衬衫和淤青的膝盖,“星链的工程师正在改装无人机,天亮前能完成物资补给。”
技术员小张突然挤到前面,眼睛亮得像星星:“温总!我们可以用 ar 导航系统规划新路线,避开电磁干扰区!”
“正合我意。” 温雅勾起唇角,从防水背包里掏出一叠芯片,“把这些装到无人机上,信号强度能提升三倍。” 她的手指划过投影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看到这个应力集中点了吗?必须在三小时内加固,否则...”
二婶突然从人群里钻出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布条:“温总!村东头的危房里还有两个老人!”
“标记坐标。” 温雅将布条贴在投影仪上,ai 瞬间识别出位置,“无人机编队优先救援。” 她转身时,风衣下摆扫过李君浩的手背,“愣着干什么?你的代码,该派上用场了。”
李君浩握紧还带着温雅体温的芯片,对着小张喊道:“启动无人机二次编程!调用备用电源!” 他转头看向王铁山,后者正举着卫星电话大声咆哮:“镇长!十万火急!我们要重型机械!” 老村长挂掉电话时,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小李,这次... 咱们真能挺过去!”
直升机再次升空,螺旋桨卷起的气流掀翻地上的油布。温雅站在舱门前,对着李君浩比了个 “三小时后见” 的手势。雨幕中,她的身影与无人机群的蓝光渐渐融为一体,而云岭村的夜空,终于有了一丝破晓的曙光。
李君浩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过泥泞,胶鞋底黏着的黄泥裹住半截裤管。他仰头望着光秃秃的山体,断裂的树木横七竖八插在泥浆里,像极了战场上未拔的箭。
“看这里。” 温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甩了甩长发上的露水,黑色风衣下摆扫过沾满碎石的地面。随着钢笔转动,全息投影在半空炸开,虚拟的钢筋混凝土堤坝沿着滑坡面蜿蜒升起,ar 标注的监测点像星星般闪烁,“修复工程需要 3000 吨水泥,12 公里防护网,还有...” 她指尖轻点,造价数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至少三百万。”
王铁山把铜烟杆别回腰间,指节捏得发白。他望着村口歪斜的老槐树 —— 那棵树曾见证过村里最热闹的年集,如今却只剩半截焦黑的树干,“修!” 老人突然扯开嗓子,惊飞了树梢的麻雀,“钱不够,我这把老骨头去城里搬砖!当年修梯田能扛,现在修堤坝照样能扛!”
二婶抱着虎娃挤到前排,孩子的小手还缠着绷带。她盯着 ar 沙盘里亮起的 “智能排水系统”,突然眼睛一亮:“小李,咱们不是会直播卖货吗?要不众筹修路?城里人看咱们遭灾,指不定多心疼!” 周围村民纷纷附和,三婶晃着手里的竹篮:“我家新晒的梅干菜,能凑份心意!”
李君浩接过温雅递来的计划书,纸张边缘还带着昨夜雨水的潮气。他扫过 “智能公路传感器部署图” 和 “数字堤坝 ai 监测方案”,想起暴雨夜无人机投下的那束光,想起温雅在直升机上比出的手势。掌心的计划书突然变得滚烫,他抬头望向村民们期待的眼神,喉咙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