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地哭出声,年轻的母亲立刻瞪过来:“没长眼睛啊!”
三轮车好不容易拐出菜市场,父亲重重叹了口气,额头抵在冰凉的车把手上。母亲从兜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个冷掉的菜团子:“吃点东西吧。” 李君浩咬下一口,干涩的玉米面刮得嗓子生疼。远处商场的大屏幕播放着欢快的新年广告,穿红棉袄的小女孩举着糖葫芦又蹦又跳,和他们的狼狈形成刺眼的对比。
,!
“要不...... 我去巷子里试试?” 李君浩望着空荡荡的胡同,声音小得像蚊子哼。父亲沉默良久,重新发动三轮车。*求+书!帮! ^已_发′布_最/鑫-璋^劫/巷口的风更冷,卷起碎纸屑打在他们身上。李君浩握着喇叭的手在颤抖,终于憋出一句:“新鲜蘑菇......” 声音沙哑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
有个大爷驻足看了看:“这蘑菇看着水灵,能便宜点不?” 李君浩刚要开口,母亲立刻接上:“行!八块钱三斤!您多拿点,算我们开张图个吉利!” 她笑着递过塑料袋,眼角的皱纹里却藏着说不出的疲惫。
夕阳西下时,三轮车上还剩半筐蘑菇。李君浩望着父母冻得通红的耳朵和开裂的嘴唇,突然想起办公室里吹着暖气、抢着红包的场景。寒风中,他把喇叭音量调到最大,终于喊出一声响亮的:“新鲜蘑菇!现采现卖!” 声音在空荡荡的巷子里回荡,惊飞了电线杆上的麻雀。
正月初三的阳光软绵绵地洒在塑料大棚上,李君浩蹲在父母蘑菇棚旁帮着修补漏风的边角,忽然听见隔壁草莓棚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抬头望去,王大叔戴着沾满泥土的草帽,正弓着腰往这边探头:“小李啊,忙不忙?过来唠唠嗑!”
大棚里弥漫着草莓特有的甜香,李君浩踩着潮湿的泥土走过去,看见王婶正戴着棉布手套采摘熟透的果子,竹篮里鲜红的草莓堆得冒尖。“快坐快坐!” 王大叔热情地搬来个塑料凳,顺手递过几颗带着露水的草莓,“尝尝自家种的,比城里卖的甜多了!”
李君浩咬了口草莓,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爆开,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意。王大叔点起旱烟,烟圈在暖烘烘的棚子里缓缓散开:“听说你在成都干大事业呢?坐办公室吹空调,敲敲电脑就能赚钱?” 他的语气里带着羡慕,布满老茧的手无意识摩挲着膝盖上的补丁。
“哪是什么大事业啊,就是普通上班族。” 李君浩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每天对着电脑改代码,眼睛都快熬坏了。” 他说起公司年会抽奖的趣事,说起写字楼里的中央空调永远调不准温度,王大叔和王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现在的大学生可真厉害。” 王婶擦了擦额头的汗,眼神里满是憧憬,“我们家小伟过完年就要高考了,正发愁报啥专业呢。小李你是过来人,给叔婶参谋参谋?” 她从围裙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大学和专业的名字。
李君浩接过本子,发现每页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记,有些地方还贴着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招生信息。“计算机专业现在确实吃香,就业面广,薪资也不错。” 他指着 “软件工程” 那栏说道,“不过也要看孩子的兴趣,如果喜欢文学,可以考虑新闻传播;对数字敏感的话,学金融也挺好。”
王大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伟从小就爱摆弄收音机,拆了装,装了拆。照你这么说,学计算机没准真合适?” 他突然一拍大腿,“就是学费太贵了!咱家种一年草莓,也不够他一年的开销。”
“叔,现在有助学贷款,学费不用愁。” 李君浩连忙安慰道,“而且小伟成绩好,要是能拿奖学金,还能减轻家里负担。” 他说起自己大学勤工俭学的经历,说起靠写代码接外包项目赚生活费,王大叔听得眼睛发亮,不停地说 “好小子,有志气”。
正说着,王婶突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小李啊,婶子跟你说个事儿。我妹妹家有个闺女,在县城当护士,人长得俊,性格又好。你看......” 她话没说完,王大叔就乐了:“你这老太婆,说来说去,原来是想当红娘!”
李君浩的脸 “腾” 地红了,像被棚子里的暖风机直吹:“婶,我...... 我现在还不想考虑这些。”
“怕啥!” 王婶把一捧草莓塞进他手里,“姑娘条件可好了,周末还会来帮我们摘草莓呢。 ”
夜幕降临时,李君浩父母的蘑菇棚里亮起昏黄的灯泡。母亲蹲在灶台前添柴火,火苗 “噼啪” 作响,映得她眼角的皱纹忽明忽暗。父亲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