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中文网 > 王朝融合:我的神国被曝光了! > 第4章 历代帝王盯上了大清?!

第4章 历代帝王盯上了大清?!

作为一个商人,一个大明人,陈振龙一下就看出了这种产物的巨大价值!

虽然吕宋严加看管,不允许任何人将其带走。

但商人陈振龙却将薯藤缠入缆绳带回了福建。

从而在次年大旱中,大大缓解了饥荒!

因此逐渐有人开始种植。

不过也局限于广东,福建几地。

其实更早时候,也有东莞人陈益从越南偷偷带回薯种。

但因缺乏官方支持,没有像陈振龙这样的机会。

连局部推广都没能顺利开展。

而这两种作物,到明末清初的时候,推广范围逐渐越来越大。

同样明末清初,马铃薯土豆也传入了中原王朝,局部地区开始种植!

产量与适应性几乎与番薯类似,也是一种非常惊人高产的农作物!

【李世民:又一种高产作物?!这个什么大清运气这么好?!大明为他们实验其他两种农作物,这又一种高产农作物问世,那以后还有什么饥荒?】

【赵匡胤:越是往后的王朝,在这排行榜上,果然越是有利!】

帝王们都羡慕不已!!

【多尔衮:果然我大清的天眷顾!!】

【朱元璋: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了吗?】

如果能的话,他倒是多少会有些迟疑……

不过敢逼死自己嫡系后人者,还是都得死!

【刘邦:在我看来,有这么多高产农作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可这……仅仅是第二吗?这龙国的粮食产量还能更高?】

画面继续播放,现在播放的不是新品种的农作物得到推广。

而是有关于粮食上的政治博弈。

当玉米,番薯,土豆等农作物大范围扩广开来时。

已经是大清初期了,许多留着金钱鼠尾的百姓映入众人眼内,引起不小的反响。

【嬴政:这就是大清之人?怎如此丑陋?头发怎么成了老鼠尾巴?】

【刘邦:但许多人的面相看起来确实是我中原之人。】

【朱由崧:是剃发易服令,清贼逼死我大明皇帝后,便要所有人都得如剃发!】

【李世民:剃发易服?!就算是为了维护新王朝的统治,这样的手段也有些过了。】

纵然是始皇帝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毁掉了不少书籍之类的。

却也没有要强制六国剃发易服。

【朱元璋:有些人不像是中原之人,朕的大明竟是被异族所灭?】

事关大明,朱元璋看得更加仔细,那天幕上除了一个主画面外。

四周还有许多小窗口画面。

里面播放的是一件件与粮食有关的故事。

正是这些事情,汇聚成了大清惊人的粮食产量。

【嬴政:异族!?】

这一发现,当即也牵动了始皇帝嬴政那一条敏感的神经。

而接下来天幕展示的画面,让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清初,由于多种农作经过明朝的沉淀。

在这时期得到了爆发。

但百姓们却没有过上好日子,反而是更难了。

大清入关后,表面上许多都是沿用旧朝的制度。

但实际上却是重税压榨农民。

同时发布了“圈地令”,允许满族贵族侵占汉人农田。

导致大量汉民失去土地。

除此之外,汉人们交不起高额赋税。

被迫“投充”成为了清廷贵族的奴仆。

自己的田地,财产全部都被清廷贵族占为己有……

而在这些关乎田地,粮食的新律,以及剃发令下……

大小叛乱不断,饿殍千里,鲜红充斥着一个个画面……

就是现在多尔衮依然在南下清除叛乱的路上!

【朱元璋:这么多的土地,这么多粮食,你们就这样对待天下百姓!你们可真该死啊!!】

【赵匡胤:虽然粮食产量确实提升了,但比起大明来说,百姓们所能得到的粮食却更少了,作为一个王朝开端,叛乱如此多,如此多苛政,还真是少见,按理来说,稳住统治,怀柔才是上策。】

【李世民:这些大清之人不同,他们的行事风格看起来带有很重的游牧风气,目光短浅,行为不顾后果,或许一开始只是想劫掠一番便走,就是苦了百姓。】

多数皇帝上台后,也会清除对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