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拜码头
才八九点钟,夏日的阳光炽热而浓烈,像一层金色的纱幔,笼罩着北川湾乡的每一寸土地。,x`x!k~a!n_s`h?u^w?u\.-c*o`m+
道路两旁的庄稼在热浪中微微颤动,偶尔传来几声蝉鸣,打破了乡村午后的寂静。
梁金涛赶着骡车,骡子的蹄子有节奏地敲击着地面,扬起一阵细小的尘土。
今天,他又给邱富海那边送了多半车废品。
昨天,他才刚送去一骡车废品。
按照以往的惯例,最起码得隔上三五天才会再去。
可今天一大早,县公司的大车临时有事上来,司机告诉邱富海说回去的时候是空车,正好把这几天收的废品拉回去。
邱富海一合计,不够一车,于是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峡口村村部,捎话给梁金涛,务必赶在中午前再送一趟。
人家邱股长都张嘴了,梁金涛自然得配合人家的工作,抓了过来捎话的二哥梁金水的壮丁,哥俩撅着屁股把八爸院里所剩不多的所有废品都装上骡车。
一路上,梁金涛看着车上的废品,心里并没有盘算着这一趟又能赚多少。
而是觉得以后不能这样连轴转了。
他不是犯懒病,就是觉得六爸嘴上说让自己想啥时候使唤骡子就啥时候使唤,可心里肯定在心疼老伙计。+x.i!a/o~s′h¢u\o\h?u·.~c!o,m+
到了北川湾收购站,邱富海已经等在院子里了,看到梁金涛来了,脸上堆满了笑容。
“涛弟,给你添麻烦了!!”
面对让自己老邱家一下子添了两个儿女的大恩人,邱股长都有点低声下气了。
这一趟梁金涛也没白跑,邱富海当着老张的面,从屋里拿出一整盘尼龙绳递给他,还笑着说:“这玩意捆药材可比草绳子好多了,以后就用这个。”
林沛夏自从查出怀的是双胞胎,就不再来北川湾乡收购站陪邱福海了。
她跟单位请了假,在家安心养胎。
虽说才三个月身孕,可她肚子已经要比正常三个月的孕妇大一圈了。
林沛夏有个有钱还有家国情怀的外商亲戚,单位的领导也没说什么,麻溜地在假条上签了字。
这就导致邱富海也开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状态。
县公司拉货的车上来,他是必须蹭着回县城的,第二天一大早再坐县际大巴车回来。
哪怕单位不派车,他也有大巴车可坐,或者厚脸皮蹭北川湾乡上的公车。
邱富海现在的工作重心早就开始向怀有双胞胎的爱妻身上倾斜了。¢齐~*#盛£小§>D说?±网¨, )=更&新?¨±最·全]?
至于邱家的两位老人,原本退休后回老家了,邱富海一个电话打过去,老两口欣喜若狂,当天就宰鸡杀猪,第二天一大早让侄儿开着拖拉机就把他们送到了县城的家门口。
看着多半车斗营养品,林沛夏摸着孕肚,笑嘻嘻地说道:“从今天开始,咱们娘仨就敞开了肚皮吃!!”
那笑容里满是幸福和期待。
收购站负责药材这一块的老张,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
他经不住表妹夫苟奇志的软磨硬泡,原本打算趁着邱富海回县城、梁金涛过来交药材的时候,故意给梁金涛挑些毛病。
他想着,这样一来,既能帮苟奇志出口气,还能从苟奇志那里得到些好处。
可是这个机会楞是没有出现过。
梁金涛跟邱富海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只要邱富海回县城,梁金涛肯定不会来交药材,更不要说交废品了。
老张时常暗自嘀咕,自己偷摸着帮吴有成他们的事,是不是东窗事发,被梁金涛知道了。
每次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就一阵慌乱。
以至于,邱富海明目张胆地往梁金涛的骡车上放了一捆子尼龙绳,他也装作没瞅见。
其实,老张心里清楚,自己背着邱富海这么做有些不地道,但在利益和亲情的双重诱惑下,他还是乐此不疲。
梁金涛趁着天气还没彻底热起来早去早回,路过四金龙乡的时候,也才十点多钟。
他去供销社后面找到老泰山赵泰宁,把邱富海送的两瓶酒匀了一瓶。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林沛夏预产期的临近,他会收到邱家越来越多的礼物。
毕竟,邱富海现在满心满眼都是林沛夏和肚子里的孩子。
赶着骡车快要到吊桥了,远远地就瞅着两个小混混在桥头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