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涛跟着老泰山赵泰宁前去四金龙乡梁庄社拜访中药材贩子周师傅。~齐.盛_晓,说*徃! .埂^新,罪+快,
翁婿二人才进到院子里。
周师傅面对梁金涛双手奉上的礼物,既不看,更没有接。
而是突然从衣兜里掏出一把柴胡递过去。
命令说道:“闻闻,说说它的成色。”
赵泰宁在一旁使眼色。
梁金涛深吸一口气,脱口而出:“阴坡产的!断面菊花心明显,至少两年生”
虽然可以肯定自己说的大差不差。
他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被周师傅的突然袭击吓的够呛。
同时心里也暗自庆幸,幸亏来之前去请教薛中医了,这几天又抽时间认真拜读《本草图鉴》手抄本,要不然绝对会出丑。
听到梁金涛的回答。
周师傅的眼睛倏地亮了。
他转身推开堂屋的雕花木门,阳光斜斜照进去,满墙的药材标本在光影里如同展翅的蝴蝶。
最显眼的位置挂着幅泛黄的对联: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小¢税·宅~ ¨蕪!错~内!容/
周师傅一边走一边对跟在身后的赵泰宁说道:“老赵,看样子你这个女婿来之前做了不少功课。
就凭他一口说出刚才那个柴胡的成色,再加上你的面子,看来今天我得倾囊相授了。”
赵泰宁笑说道:“周师傅,不是我为了让你教我女婿故意吹捧你,在周边几个乡,论起分辨中药材,你的水平也就比那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中医差那么一丁点。”
梁金涛也恭敬地说道:“周师傅,您放心,我一定认真学,倘若以后有人问起来,绝对不会辱没您老的名声。”
周师傅满意地点点头,说:“行,有这态度就好。我先给你讲讲药材的分类吧。
这中药材啊,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植物药又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花类、果实种子类等等……”
旁边就是晾晒的中药材,周师傅讲得很详细,梁金涛听得也很认真,不时还提出一些问题,周师傅都耐心地解答着。
赵泰宁坐在一旁喝着茶,,看着两人认真交流的样子,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讲了一会儿药材的分类,周师傅又接着说:“除了了解药材的品种,还得知道怎么辨别药材的好坏。
就拿这黄芪来说吧,好的黄芪应该是条直、皮细、断面黄白色、味甜。!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要是条弯曲、皮粗糙、断面发黑、味苦,那就是次品……”
梁金涛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记着。
他觉得周师傅讲得这些知识太实用了,比自己之前看书学的要直观得多。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
周师傅热情地说:“老赵,金涛,你们也别走了,就在我这儿吃个饭吧。我让老婆子弄几个菜,咱们再好好聊聊。”
赵泰宁正好带了烧鸡和凉拌猪头肉过来,梁金涛取来自己提来的酒。
周师傅的老伴在厨房做饭,梁金涛跟着进去帮忙。
在厨房里,梁金涛一边帮着周师傅老伴洗菜、切菜,一边回想着刚才周师傅教授的那些中药材知识。
很快,中午饭就做好了。
吃过饭,梁金涛帮着把碗碟收拾到厨房,就提着一壶茶重新回到后院伺候。
“周师傅,还得麻烦你给我女婿说说这药材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是怎么定的。”
赵泰宁端起梁金涛倒好的两杯酒,一杯递向周师傅,很自然地问道。
周师傅笑着说:“这收购价格啊,得看药材的品质和市场的供求关系。
要是药材品质好,市场上又缺货,那收购价格肯定就高。
销售价格呢,除了考虑成本,还得看看同行是怎么定的,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太高了卖不出去,太低了又赚不到钱。”
梁金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啊。周师傅,那您平时是怎么找货源和销路的呢?”
周师傅说:“找货源啊,就得经常去药材产地转转,跟那些药农搞好关系。
销路呢,一方面是跟药店、诊所合作,另一方面就是参加一些药材交易会,认识更多的客户。”
梁金涛认真地听着,心里对药材生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觉得周师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