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启帝见邵凯也如此坚定地拥护太子,心中很是满意,嘴角不禁泛起一抹笑意,那笑容中既有对儿子壮志的欣慰,也有对朝堂局势的把控之感。?武.4*墈_书, ~首*发+
他朗声道:“好!云安啊,那朕便再赐予你十万精兵,待整军完毕后,即刻发兵云国!”声音在殿内悠悠回荡,宣告着一个重大决策的诞生。
太子抱拳谢恩,动作沉稳有力,尽显皇家风范,随后重新落座,眼神中满是对未来战事的憧憬与坚定。
贞启帝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他缓声道:“众爱卿,对于这新军领军将军之位,可有合适人选?”
这一问,瞬间打破了朝堂短暂的宁静,激起千层浪。
骠骑将军蔡颜身姿矫健,如离弦之箭般挺身而出,抱拳施礼,声如洪钟地说道:“微臣愿担当此任,领军助太子殿下夺取云国!”
其他武将见状,也不甘示弱,纷纷出列,争先恐后地表示愿担任领军将军。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渴望,都希望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中一展身手,立下赫赫战功。
三皇子也亦步亦趋地出列,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期待,抱拳说道:“禀父皇,儿臣愿领军助大哥攻取云国!”他的声音清脆,带着年轻人的朝气与热血。
贞启帝见状,微微一笑,那笑容温和而又带着几分深意,说道:“既然诸位皆有心担当此领军将军,那不如我们来一场比试吧。各部皆可派出一人,一决高下。至于比试的内容,就交由翰林院的学士们来精心制定吧。”
他的决策既公平公正,又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将领,可谓一举两得。
翰林院大学士韩非赶忙抱拳应道:“臣遵旨!”声音虽不高,但却充满了恭敬与服从。
随后,朝堂之上众人纷纷散去,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渐渐消散在宫殿的长廊中。
太子与孟皓清并肩走出朝堂,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拉得很长很长。
两人在皇城中缓缓前行,周围的宫殿巍峨耸立,却也无法掩盖他们之间凝重的气氛。
太子面露忧色,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担忧,说道:“益合,这俞州你当真打算不带一兵一卒,仅带几个探子就能剿灭山匪?”
他实在难以想象,如此艰巨的任务,孟皓清将如何完成。¢x_i¨a¢o+s!h~u\o,w`a!n!b_e?n¢..c,o-m′
孟皓清嘴角轻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他轻摇折扇,胸有成竹地说道:“殿下不必忧心,有人妄图让我命丧俞州,臣岂会让他们得逞?”
太子眉头紧蹙,疑惑道:“命丧俞州?这是何意?”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孟皓清会如此说。
孟皓清轻摇着扇子,不紧不慢地说道:“今日朝堂之上,吏部率先发难,称俞州求救。
俞州距离东都遥远世人皆知,也就是说,发出求救信到吏部手中,恐怕需要五天,即便是加急,也得西天。”
他的眼神深邃,看穿了这背后隐藏的阴谋。
孟皓清顿了顿,继续说道:“然而,当都察院也收到求救信时,这就有些蹊跷了。”他故意卖了个关子,引起太子的好奇心。
太子追问道:“有何蹊跷?”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孟皓清目光深邃,若有所思地说道:“殿下不妨设想一下,俞州知府修书求救,为何要发两封?极有可能,他在半月前就己修书求救吏部尚书,却迟迟未收到圣上出兵的消息。”
他的分析逻辑严密,让人不得不信服。
太子稍作停顿,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缓声说道:“也就是说,俞州知府在半月前便发出了求救信号,十天前吏部就收到了这封信件,然而却未告知父皇。
随后,俞州知府见父皇并未出兵援助,便猜到了吏部并未上报,索性在数日前再次修书求救,而此次是将书信发给了都察院总督。今日,总督命范洪武提及此事。”
他的理解能力极强,很快便跟上了孟皓清的思路。
孟皓清长叹一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与感慨,说道:“哎!理应如此,吏部尚书为何突然决定将此事上报呢?
想必是和刑部尚书孙文通商议好了,要让近期崭露头角的我前去,并且要以少量兵马出动。~3¨叶*屋_ !唔·错·内~容′
即使我向吏部求助,他们也会像之前一样扣下信件,妄图让我命丧俞州。”
他将这背后的阴谋娓娓道来,让太子也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