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粮场,“蘑菇组取得的这份成就,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小*税/宅/ _耕.辛`醉′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菌菇栽培其实不难,关键在于细心。这东西娇贵,稍有疏忽就会坏掉。温度要控制好,湿度要适中,通风要及时…”
台下的农户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虽然大多数人对菌菇栽培没什么兴趣,但看到这笔额外收入,谁不高兴?
这意味着今年分红会比往年多。在农工组时期,一切都按工分来分配。干得多的自然分得多,但前提是农工组要有收入。
往年农户一天的工分才值五毛钱,今年有了蘑菇这笔收入,说不定能涨到六毛。这对于农户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会议结束后,农户们围着林明远不肯散去。有人问菌菇栽培的技术,有人问销路问题,还有人打听能不能也加入蘑菇组。
“该干活的干活去!”韩大山拄着竹杖挤过来,“今天是竖电杆最后一天,都别偷懒!”
老人虽然声音洪亮,但脸上却带着笑意。显然,他对蘑菇组的成绩也很满意。
“对,想学菌菇栽培以后有的是机会。”林明远笑着附和,目光不经意间瞥向孙巧玲。~3¨叶*屋_ !唔·错·内~容′
“那可说不准,”有人打趣道,“万一林支教老师和对象私奔了呢?”
这话引来一阵哄笑。
“私奔?”林明远大笑,“我和巧玲过几天就要摆酒席了,用得着私奔吗?”
“嘿嘿,林老师真有本事,刚来就找到这么漂亮的媳妇!”
“可不是,我还想给我侄子说媒呢!”
“就你那侄子,能跟林老师比?”
孙巧玲听着这些话,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孙巧云则默默站在一旁,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林明远带着孙家姐妹离开了起哄的人群。这些农户嘴上没把门的,要是换了其他姑娘,怕是早就生气了。
不过再过几天就要办喜事,到时候就都是一家人了。只是还得等家里的回信,没有父母的祝福,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来到蘑菇棚,组员们已经开始最后的采摘。
林明远没动手,但也没走,毕竟这是收获的最后关头。他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采摘动作。+j-i/n·c?h_e.n^g*h,b·g\c′.\c*o^m!
“小心点,别把木料碰坏了。”他不时提醒道。
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作为组长,这种时候必须在场盯着。果然,没多久生产队支书来了,后面还跟着拄着拐棍的韩大山。
两人在蘑菇里转了一圈,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
“明远,”生产队支书开口道,“等会留一千斤蘑菇,算是给农户们的福利,让大家也尝尝。”
林明远点头应下,心里盘算着剩下的蘑菇该怎么安排。这一年来,他带领蘑菇组从无到有,总算看到了成果。
看着忙碌的组员们,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孙巧玲身上。女孩认真工作的样子格外动人,让他心里涌起一股感动。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蘑菇棚,照在一排排整齐的木料上。林明远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希望的味道。
“明远,”韩大山突然叫住他,“你小子有出息。”
老人的话语简单,却让林明远心中一暖。在这个小山村里,能得到老人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韩叔过奖了,”他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你小子就别谦虚了,”生产队支书插话道,“要不是你,哪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林明远摆摆手,不再多说什么。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蘑菇里,采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阳光透过窗户,将整个房间照得明亮。林明远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期待。
“一千斤蘑菇?”林明远站在蘑菇门口,眉头微微上扬,目光落在那一筐筐堆积如山的蘑菇上。
生产队支书搓了搓手,脸上堆满笑容:“咱们村五百多劳力,每人一斤半,再给些没劳力的分一斤,差不多就这个数。这可是好东西啊,村里人都盼着呢!”
“正好赶上明天发粮,一块发了。”林明远轻轻摸了摸下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这样也省事。”
韩大山站在一旁,不时打量着蘑菇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