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来支教
孙光搓了搓手,欲言又止。.q!i`s`h′e\n/x·s..!c,o_m·就在这时,院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明远哥!”孙巧玲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她的辫子随着步伐一晃一晃的,“董玉珍刚才来找我,说是要大家都去认识新来的支教老师呢!”
林明远眉头微皱,这事越发显得蹊跷。知青大院那边早就和他们分开了,怎么今天突然这么热闹?
“哈哈,我刚才远远瞧见了,”林明光不知从哪冒出来,挤眉弄眼地说道,“那几个新来的,一看就是城里来的细皮嫩肉,有好戏看了!”
“你小子就知道看热闹。”林明远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孙巧云和陆巧云这时端着饭菜走了过来,热气腾腾的饭香飘散在院子里。
“先吃饭吧,”孙巧云温和地说道,“等吃完再过去也不迟。”
饭桌上,林明光和孙巧玲两个人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新支教老师的事,林明远却一直在想孙光反常的表现。
“听说有个叫李远的,一来就嚷嚷着要单独房间呢!”孙巧玲兴致勃勃地说。
“城里来的,哪个不是这样?”林明光撇撇嘴,“等他们尝过农活的苦头,就老实了。′w^a~n!g`l′i\s.o′n¢g\.+c·o^m·”
林明远一边听着他们说话,一边默默地扒着饭。直到天色渐暗,几人才往知青大院走去。
知青大院的大门敞开着,孙光早就在那等着了。看到他们来,立马迎了上来,脸上的笑容比下午更加热切。
“林兄弟,你们可算来了!”
林明远站定脚步,直视着孙光:“孙哥,现在能说实话了吧?”
孙光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其实是这样的,今年上面分了个青年进修学院的名额下来…”
“原来如此。”林明远恍然大悟,难怪今天这么多人热衷于认识新支教老师,原来是为了这个名额。
“你也知道,我来这都三年了,”孙光苦笑道,“就指望着这个机会能回城。”
林明远点点头,他对这个名额倒是没什么想法。在村里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自由自在,反倒比城里那些条条框框来得舒心。
走进知青大院,喧闹声越来越大。还没到房间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
“这房间也太简陋了吧?连个像样的床都没有!我们是来支援农业建设的,不是来受苦的!”
林明远和林明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_?Ee\{Z¥.?小@说_=网?%? ?追3最a;新[?章ˉ/?节??a这种人,在知青大院怕是待不长。
房间里坐着六个年轻人,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正义愤填膺地发表着演说。其他几个新支教老师有的附和,有的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董玉珍也在场,正笑吟吟地安抚着那个戴眼镜的:“张同志,咱们来这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条件艰苦些也是正常的。”
林明远注意到,董玉珍说话时目光不时地瞥向孙光,显然也在打那个名额的主意。
“明远哥,”孙巧玲拉了拉他的袖子,“那个戴眼镜的说话真好笑。”
林明远摇摇头,心想这下知青大院有热闹看了。一边是为了青年进修学院名额明争暗斗的老支教老师,一边是这些不安分的新支教老师。
“林兄弟,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孙光热情地拉着他,开始挨个介绍新来的支教老师。
那个戴眼镜的叫李远,是市里某干部的儿子;旁边那个圆脸姑娘叫郑梅,看起来倒是比较朴实;还有个叫高志军的,一直低着头不说话…
林明远一一应付着,心里却在想这些人会给平静的知青大院带来怎样的变化。尤其是那个李远,一看就是个惹事的主。
“明远哥,你说他们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吗?”孙巧玲小声问道。
林明远看着眼前这群人,轻声说:“适应也得适应,这里可不是城市。”
夜色渐深,知青大院里的喧闹声却越来越大。新老支教老师之间的交谈此起彼伏,有人在诉说对未来的期待,有人在抱怨当下的困境。
林明远站在角落里,默默观察着每个人。他看到孙光和董玉珍都在热情地招呼新支教老师,但两人的眼神不时地在对方身上扫过,充满了警惕。
李远还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着房间的条件,郑梅则悄悄地整理着自己的铺盖,高志军依旧沉默地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