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看这场面
夕阳西斜,余晖洒在新建的房屋上,映出一片温暖的橘红色。林明远站在院子里,目光扫过那些还未完全干透的墙面,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巧云,你刚才说知青大院那边是什么意思?”他转头看向孙巧云,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
孙巧云靠在门框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木纹。“董玉珍今天来找我,说知青大院的人都很期待参加我们的乔迁宴。”她停顿了一下,“虽然她没明说,但那意思...”
“呵。”林明远冷笑一声,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和知青大院那帮人向来没什么交集,甚至大多数人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现在房子快建好了,倒打起了他的主意。
“那个董玉珍可精明着呢!”孙巧玲从屋里走出来,脸上带着几分不屑,“我跟她都没见过几面,这两天倒是主动往我们这边凑,说什么知青要团结,不然会受到村民的欺压。”
她走到林明远身边,压低声音继续道:“还说他们之前聚过餐,正好趁这次机会联络感情。可我听说了,那次聚餐可不太平。”
“怎么说?”林明远挑了挑眉。
孙巧玲冷哼一声:“老知青把新来的知青挤兑得够呛,非要人家拿出家里带的东西来分享。那些东西可都是人家父母千辛万苦准备的,结果就这么被他们瓜分了。”
林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这段日子,他早就洞悉了这些人的真面目。有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尽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那我们要不要请客?”孙巧云轻声问道,眼中带着几分犹豫。
林明远沉吟片刻:“工人是一定要请的,他们帮我们盖房子,这是情理之中。至于知青大院那边...”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就说我们粮食不够,想来就自带粮食吧。”
“这主意好!”孙巧玲眼睛一亮,“林大哥,要不我们两家一起商量办吧?毕竟房子都是一起建的。”
“当然可以。”林明远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天快黑了,我去河边洗个澡。”
刚走到河边,就遇到一群浑身是泥的孩子,为首的傻头明满脸兴奋地朝他挥手:“林大哥,你又来洗澡啊?”
林明远看着这群泥猴子似的孩子,不禁莞尔:“你们这是去哪儿了?怎么弄得这么脏?”
“我们去水塘里找黄鳝玩!”傻头明得意地晃了晃手里的麻袋,里面不时传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你看,这么多!”
林明远凑近一看,眼前一亮。麻袋里的黄鳝个头都不小,粗细均匀,估摸着至少有五六斤重。
“卖我点怎么样?”他问道。
“不用钱,送你了!”傻头明豪气地一挥手,“田里多得是,我们随便抓。”
“那怎么行。”林明远笑着摇头,“这样吧,我用糖跟你们换。”
此话一出,一群孩子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糖可是稀罕物。
“真的吗?林大哥你太好了!”
“我要,我要!”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跟在林明远身后,来到韩叔家。
韩大山正坐在门口抽旱烟,看见这群泥猴子似的孩子,忍不住笑着打趣:“傻头明,小心大队长知道了要揍你啊!”
“韩大叔,我们马上就回去!”傻头明一点也不怕,咧着嘴笑得灿烂。
韩大山看着林明远从屋里拿出糖来换黄鳝,不解地问:“这东西有什么好吃的?又腥又滑的。”
林明远神秘一笑:“韩叔,那就要看具体怎么安排了。”
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各种烹饪方法:红烧、清炖、爆炒...这些黄鳝个头正合适,肉质鲜嫩,做出来一定美味可口。
夜幕降临,林明远坐在灶台前,仔细处理着黄鳝。刀工利落,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就将黄鳝处理得干干净净。
“林明远,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韩大山坐在一旁,好奇地问道。
“以前在家的时候,经常帮母亲做饭。”林明远一边说,一边将切好的姜丝放入锅中,“慢慢就学会了。”
油锅滋滋作响,黄鳝的香气很快弥漫开来。韩大山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闻着倒是挺香。”
“韩叔,一会儿尝尝。”林明远笑道,“保证您吃了还想吃。”
果然,当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黄鳝端上桌时,韩大山的眼睛都直了。
“好小子,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他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立刻赞不绝口,“又香又嫩,一点腥味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