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中文网 > 辰际 > ☆丶引言 (29)

☆丶引言 (29)

伸出两排管道,紧接着,几十股浆液从管道内喷发而出,转眼便把隔间内全部注满,将敌船淹没其中。敌船拼命挣扎,怎奈无济于事,而且,它们穿行于浆液中的速度在迅速减慢,最后竟然被凝固住,无法动弹了。原来,喷射的浆液是一种凝结速度奇快的高强度混凝土,不到两分钟,它便从粘稠的液体变成为固态,并且强度持续增长,最终将“鱼仔”结结实实地固封在了里面。

隔间的空间虽然狭小,但长度毕竟也有十米开外,混凝土在很短时间内便凝结得坚如磐石,不仅将里面的敌船牢牢筑死,还抵住了铁闸,使外边试图对同夥实施营救的援兵更加难于撞开隔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外面的“鱼仔”才将铁闸勉强豁开一道口子,但里面的混凝土早已凝固,令它们再度碰壁。

要想破除混凝土,需将铁闸撞开,最起码豁口的面积还要再扩大许多,这让敌人的营救颇费周折。足足折腾了两个小时,敌船才对混凝土发起撞击,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再次大幅增长,坚硬异常。看到营救困难,外面的小艇不得不暂时放弃,因为这批侵略者离开母船已超过一天,需要返回接受补给,不然会有生命危险。地球人的机关虽令外星人懊恼万分,但他们也只能丢下同僚,无奈离去。

当第二批营救队赶到并吃力地将同夥救出后,时间又过去了好几个小时,而不幸中了地球人圈套的那两个外星人,却已因补给断缺而命归西天了。

一台巨型运输车在隧道中缓缓行驶着,通道两侧,灯光将前方的铁轨照射得鋥光瓦亮,沿着轨道望去,两条亮线延伸到远处渐渐合并成单股,而随着前行,单线又被一点点划开变成了双线。

不久后,前方隐隐显出昏暗之色,隧道内似乎不再那么明亮了,随着车辆的行驶,昏暗愈发明显,虽然照明依旧,但四壁透过帷幕的黑色背景却令灯光反射不再强烈——运输车已从地下进入了海底隧道。

透过透明的幕壁,依稀可以看到隧道外为防护侵略者而架设起的粗壮的金属排架,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鱼儿穿梭其间,鱼儿们悠闲地游弋着,似乎特意想将海下的安谧告诉车里的人们。不过,运输车行驶的轰鸣声却与外面的静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们也不可能像鱼儿那般悠闲自得,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目前在经历着一个怎样的时刻,都晓得自己身上的重任,因为车上的运载物,是一个已经被混凝土封杀的外星侵略者。

就在北京城绵长的地铁隧道遭受侵略者攻击的同时,世界许多地方的地下防御设施同样也危机四伏。然而,外星人的进攻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地球人巧设机关,也使他们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为大量敌船同时对不同地区的掩体发起撞击,不少小艇也被地球人的陷阱所擒获,一些中了埋伏的敌船因营救困难,在被确认同夥已超出救援时间无法生还后,大部队无奈之下选择了放弃,将被固封住的船体和尸体抛给了地球人。

这条隧道与海底城市相连,是专为运送体积庞大的重物而修建的。运输车行驶速度并不很快,进入海底大约10分钟,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左侧可以进入海底城的中心区,而右侧则是一处科研基地。车辆沿轨道向右行驶,又走了5分钟,前方出现一道大门,在车辆向它靠近的同时,门自动打开,而当货物被运进后,又慢慢合闭,与外界隔离得严严实实。

沿轨道又转了几个弯,穿过几扇门后,车辆停了下来,有一架天车缓缓驶近,将运输车后巨大的混凝土坨吊起,送进了一间研究室。

研究室并不大,与教室相仿,里面并没有人,只安置了一些研究器具。混凝土块被放置在一个平台上后,屋内所有与外界联接的通道开始切断,直至完全封闭,成为隔离状态。

平台上的研究物被固定,紧接着两条机械臂探了过来,臂杆端头安装的两片圆锯片飞速旋转着,对混凝土开始进行切割,随着一阵粉末飞溅,室内尘障重重,而当锯片刺耳切的割声停止,烟障渐渐沈淀下来后,一架泛着亮光的,大致呈扁长椭圆形的飞行器出现在平台上。

随后,清扫设备对混凝土残渣和粉尘进行清理,直到将研究室内变得一尘不染。清理完成后,进入到室内降温的步骤,这个步骤时间并不长,大约过了5分钟,室内悬挂于墙上的温度计刻度已下降到摄氏零下120度。

室外,通过透明隔窗和传像设备观察的研究者们,对目前所看到的结果并无太多新奇感,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

在室内环境条件得到确认后,下一步的解剖开始了。机械臂自动换上一种特制的锯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