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无语,默默注视着仍在施工的场地。
“他们(入侵者)何时会发起进攻?”天宿终于又开口道。
“不得而知,也许几天后丶或者几周后……而令人最为担心的是,入侵者随时都会发动进攻,不给我们准备的时间。”父亲说。
“所以防御工程会如此急迫,甚至连事先通知的时间都没有了?”
“是啊!全球利用废弃地铁隧道作为人防的方案如果实施,工程量非常浩大,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只是所有防御方案之一。我从‘国共体’总署回来前,是否真正实施还在讨论中,没想到刚到家咱们这已破土动工了。”
“除了这个方案,还有哪些?在电视中我看到您参与了利用海洋作为防御屏障设想的讨论,敌方发动进攻后,我们真的会有很多人潜入海底吗?”
“是的,现在这个议案已经通过。不过同地铁隧道一样,若想利用海底城市及隧道作为避难场所,也需要进行加固改造。”
为保证全球防御丶抵抗外星人入侵工作的协调统一,国家共同体成立了诸多全球性临时管理机构,‘国共体’太空总署也将各国所属的一半以上数量的太空飞船抽调至旗下并组成防御舰队,隶属于太空总署统一调配。天宇在组队之前参与了不少协查丶防御任务,驾驶的又是艾融飞船,因此被归编是显然的。归编后,他的飞船被重新编号,船身印上了war—011字样的号码。
斯康蒂星入侵者躲在月球背后按兵不动,地球人采取的主动出击收效甚微,于是,舰队中部分飞船被从外太空抽回,由太空总署分派至各地,参与到地面防御工程的建设中去了。
印度洋北岸,一个南亚国家近海的海域上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几十部巨型反重力空中运输车,来往穿梭于陆地锻造工厂与海面之间。有些车装载着已加工成型等待拼装的粗壮的金属框架,而另一些则运输着看似电线杆却又一头尖锐无比的金属柱。车辆先在海面上空稍作停留,排列成一个方阵,而后其中某一辆听从调度,一头扎进了海里。
清晨火红的太阳将光芒纵情地泼洒在海面上,挑逗着海水尽情跳跃,反射出靓丽的波光,然而,在这片广阔荡动的海面下,却覆盖着一片安谧。漆黑寂静的海底,镶嵌着一道由灯光排列而成的白色亮线,从入海处一直向海洋深处延伸而去,宛若海床上一串亮银色的珍珠。天宇驾驶飞船由海面下潜,通过潜望镜欣赏着躺在大陆架上的“珍珠”,发现它正逐渐变得宽大明亮起来,而此时传话筒里响起的语音,才使天宇恍然醒悟——海底隧道已近在眼前。
“war—011号飞船,你已靠近海底隧道,目前位置距隧道入海处7海哩,已进入你飞船任务区。运输船只就在附近,马上开始吧。”
“遵命。”天宇回应后,立刻调节定位系统,飞船掉头向近海方向行驶一段距离后静止了,在行驶过程中,天宇发现近海地带的隧道加固工作已经开始,因为那边有漂浮的灯光在闪亮,而那条海底亮线也随着护网的安装,一段段地变得模糊不清了。
“我飞船已定位完成,目前正处于本施工段起点丶施工桩号xxx处,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进行隧道加固网安装了。”天宇向地面指挥部汇报完毕并得到确认后,对身旁的队友点头示意,队友立即使用另一频率,与运输船只取得联络。两个人开始各自准备下一步工作。
庞大的运输船潜入海底,将厚度达2米多的金属护网组件运至艾融飞船身旁。天宇操纵飞船,并同队友控制着各自的机械手臂,组装起护网来:首先将隧道两旁开出深深的凹槽,作为护网基础;然后把护网金属基座深深锚固在海地岩石上;再将组件一片片拼装起来……不到1小时,宽度25米丶长度30米的第一跨护网已安装完成。
海下护网工程时间紧迫,中午天宇同队友交替着囫囵吃过午饭,然后继续施工。转眼到了下午4点,10跨总长300米的护网已安装完毕,此时艾融飞船再次掉转身形来到施工起点,与另一组运输船队配合,将比电线杆粗大许多的丶一头尖锐异常的金属柱麻密地安装固定在护网外围。直到傍晚7点,利剑般的金属柱也安装了9跨,而此时天宇当天的工作便完成了。
“我组今日任务已完成,夜班施工搭接面已预留,请指示是否可以进行夜班交接?”天宇请示道。
“好的。可以返回岸边驻地,将飞船交与夜班队友,别忘晚上早些休息,明早7点继续。
”放心吧。“天宇回应后将飞船驶出了海面。
已至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