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中文网 > 金钗布裙 > 第四十章 毓秀垂钟

第四十章 毓秀垂钟

打发了碧玉出去忙活,老太太叫了大老爷来商量主意——二老爷在外头采踏乡田地界,一时不得回来——老太太就只与大老爷商量妥当了,内外都戒备着,那张纸头的字迹,歪扭得不像话,恐怕是左手写的,凭字迹不好认人,总是先给老太爷过目为上。大老爷亲自修书,以官府密信火漆封皮,送予二老爷,叫他提防着他媳妇儿,一边又将玉坠和纸头装在一道,也火漆封皮,防人耳目,只道是儿子孝敬父亲的秋礼,和着一篮子瓜果,派心腹送往孟吉山上去。那是大少爷放榜前一天晚上的事。

谢小横隐居的孟吉山昭明观,离谢宅至少有半天的脚程,一来一往,就是一天,大少爷放榜那天晚上,老太太原以为就能收得到回信,不料空等了一晚,大约是谢小横攥着这两件东西想了很久,到鸡快叫了才有回音。既想这么久,总转过不少脑筋了罢?结果送回来的,就个纸头和布袋,玉坠他扣下了,再就是那两个潇洒的字:“照给。”

老太太很想义正辞严的回答道:给你妹!

将眉心揉了又揉,老太太听碧玉小声催促,外头一地儿孙都等着呢,该出去了!再拖不像话了。大少爷赴试这么多年,谁都对他不抱希望了,他却高中,该好好庆贺!昨儿放榜之后,他们已尽着热闹过一顿,老太太挂着谢小横回信,推托身上不舒服,叫碧玉备了重重一份礼去给谢云剑添喜,自己只在屋里侯着。再到今天,全家人都得去谢谢祖宗照拂,到这时候还不出去,为什么道理?人家要有议论的!

老太太戴起微笑的面具,对小道童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老太爷吧。”道童领命,悄悄从后头走了。老太太把手交给碧玉和封姨搀着,笑容不变,颤巍巍出去了。

连着两晚没睡好,她的病容不必化妆就能显出来。儿孙们都会很担心的问她的安,她要承认年老了,身体力不从心,同时又要格外欣慰的贺喜云剑丶向大老爷丶大太太表示满意,并顾着二老爷一院人的心态,注意他们之间的平衡。这都是老太太做了一辈子的事,她相信自己能做好。

她步出厅间,举起开始昏花了的老眼,第一眼便见到神采奕奕丶又不失温文修养的谢云剑。老太太发自公心得夸一句:“这孩子人品真漂亮!”她的笑容,就发自肺腑的骄傲了一些。

第二眼,老太太看见二老爷。二老爷接到大老爷急信后就想法推掉手上差事丶赶回来了,跟二太太站得不远不近,是个有分寸的孩子。

第三眼,老太太看见轻盈丶娟秀的女孩子,打扮素净明盈,柔青色衣袂,连点绣痕都没有,却那样干净,似水刚洗过的秋季天空,在一群衣着华丽的兄弟姐妹间,榴红轻纱的双垂髻,如新蕾般悦人眼目。迎着老太太的目光,她菱唇轻启,笑了。笑容似细小的花朵迫不及待在阳光中绽放。

这是云华?破布袋一样擡出去丶本该躺在病屋里灰头封脸苦熬苦度的云华吗?

老太太还在惊疑,云华已经步至老太太跟前,跪下,神色跟饿了半天好容易扑到母亲怀里的婴儿似的,那叫个孺慕之思!她攥着老太太的裙角,就抽泣上了。

不是抱怨,而是感谢老太太救了她。她说她吐血半昏迷时,还能感觉到老太太那么着急的抱着她丶想唤醒她,后来又是多亏老太太给她寻访好医生丶换药方,又安排清净干暖屋子给她养病。她病好了,都是老太太功劳。没老太太关心,恐怕就没云华了。

边说边哭,哭得恰到好处,烘托了感情,又不至声音大到惹老太太烦心。

老太太被她哭得很感动,想想,自己为了这个孙女儿,确实也耗了不少心力。大孙子登榜的日子丶六孙女又病痊,说明什么?说明谢家种福业丶受福报。大吉大利!那玉坠不也回来了吗?宫里也没出事。“照给”两个字,必有深意,回头也一定能云开天霁的!

老太太越想,心越宽。

一周人都劝云华别哭了,这毕竟是云剑告谢祖宗的大日子!乐蕓在旁边猛省道:“对了!重阳那会儿大少爷来看我们六小姐的病,说花儿开得好,看得出地气荣旺,六小姐的病一定能好。如今果然应验,都借了大少爷的福气!”

一干人总不好说大少爷没福气,只能都点头称是。

重阳时候,云剑说的是芙蓉花,乐蕓虽没明提,但几个要紧人物略微一想,也明白了。尤其老太太,为那花伤过好阵子脑筋,这会儿一听,更心里有数。

乐蕓把那有了灵异名声的芙蓉花在此时提出来,到底是煞风景丶还是锦上添花呢?却要记着张神仙曾力保是花是福非魔,而云舟虽托石姑姑移了此花,毕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