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声响,仿佛是两位智者间无声的默契。
“丽景门,那扇矗立于皇城之畔的重门,此刻已被女皇陛下的铁腕牢牢掌控,不仅守卫如林,更添四名大乘境界的绝顶高手坐镇,其防御之严密,无异于铜墙铁壁。”
“大帅,你心中那份欲救袍泽于水火的决心,我自然能感知一二,但此情此景,你是否真已胸有成竹,能破开这重重枷锁?”
道长闻言,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夜色直视那不可见的牢笼。
他轻抿一口酒,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
“无名兄所言非虚,丽景门下的暗流涌动,贫道亦心知肚明。”
“然,我之部众,除却那隐匿于我身旁的陈恳,余者皆忠贞不渝,即便身受穿骨之痛,锁于暗无天日之水牢,亦未曾有丝毫动摇。”
“此等忠勇,岂可轻言放弃?”
“营救之路,固然艰难险阻,堪比逆天改命,但吾辈修行之人,不正是为了守护与救赎而生?”
话语间,一股凛然正气油然而生,让周遭的空气都似乎为之一振。
苏无名闻言,不禁暗暗点头,心中对这位道长的敬意又增几分。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那份共赴艰险、同舟共济的情谊,已在这轻轻一碰的酒杯间,悄然传递。
袁天罡大帅轻抿一口杯中佳酿,眸光深邃,缓缓续道:
“贫道心中明镜,知你恩师于金銮宝殿之上,力排众议,为贫道争取那片刻喘息之机,更间接为田刺史、渔帮义士、铁拐门英豪,乃至林光小友铺设了一线生机,此情此义,重于泰山。”
“然则,女皇陛下虽英明神武,却也难逃刚愎之嫌,酷吏当道,朝纲不振,忠良之士如风中残烛,命悬一线。”
“长此以往,大周江山,恐将风雨飘摇,危如累卵。”
苏无名闻言,不禁长叹一声,语调中带着几分沉重与无奈:
“时局如此,奸佞横行,朝堂内外,人心惶惶,忠贞之士步步荆棘,每行一步皆是险途。”
“恩师身处漩涡中心,以三寸不烂之舌,于夹缝间为正义呼号,其艰难困苦,非亲历者难以言表,实乃令人钦佩至极。”
苏无名缓缓自座中起身,语调温和而坚定:
“大帅,此番营救之重任,六扇门实难插足其间,望您海涵,莫怪吾等力有不逮。”
袁天罡闻言,轻轻摆手,眼中闪烁着理解与感激:
“无名兄言重了,乱世之中,您能于危难之际不弃,仅这份情谊,便胜却万千助力。”
“贫道心中,已是感激不尽。”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透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决:
“再者,即便无名兄有心相助,贫道亦会力阻。”
“贫道不愿因一己之私,累及令师在朝堂之上孤军奋战,更不愿见他因贫道而陷入是非漩涡。”
“令师,乃是大周朝堂上的一股清流,其存在,如同暗夜中的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使这世道不至全然沉沦于污浊之中。”
“有他在,大周尚存一线希望,百姓亦能得一丝安宁。”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彼此深意的理解,也藏着对时局无奈的感慨。
苏无名轻手为袁天罡斟满一盏琼浆,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轻轻摇曳,映照着两人深邃的目光。
他语调中带着几分忧虑与敬意,缓缓开口:
“天罡兄,此番营救若成,后续之事,你可曾有过筹谋?那将是怎样一番布局?”
袁天罡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上斑白的胡须,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五龙山,山势险峻,云雾缭绕,又有铁拐门存在,或可成为一片避风港。”
“待风波平息,那里不失为一处静养修身、重整旗鼓的好地方。”
言毕,他略作沉吟,似是想起了什么,又继续说道:
“另有一事,我需托付于你。”
“若林光那小子真的踏上了前往东都的路,踏进了那权力交织、暗流涌动的梅花内卫之门,还望你能多加照拂。”
“他性情直率,恐难适应那等复杂环境。”
苏无名闻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坚定:
“天罡兄放心,林光既是你我共识的英才,我自当视如己出,全力护他周全。”
“在东都那片是非之地,定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