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中文网 > 太上玄门秘事 > 第21章 端公巫傩

第21章 端公巫傩

这几天忙拍摄断更了,好多人催更我,来讲个师爷身上的小故事。

上文我们多次提到过端公这一词,因我本人也长期活跃在秦川渝地区,所以与他们打交道的机会也比较多一些。

端公,是巴蜀、陕南等汉水流域地区对男性巫师的称呼,《潜书·抑尊》中明确记载:“蜀人之事神也,必冯(凭)巫,谓巫为端公。”

端公主要从事,书符安胎,治癫打邪,祈禳酬神,赎魂买命,遣瘟设送等的庆坛活动,其最主要的法器是牛角,所谓“牛角一响动五猖,兵马纷纷降坛场”

以及师刀,刀的柄端有个大圈,上扣八个小环,刀面正背上刻南斗六星,反刻北斗七星,意为七星八卦,在法事中用以驱邪制煞和判问阴阳事宜,师刀多用铜铁打造,因铜铁不透阴阳二炁。

端公上身多着红色法袍,下身师裙,我们常说的上刀山下火海,就是指端公戏中的文化,比如小儿过关煞,就需要上刀山;亡人炼渡就需要下火海,,驱邪便是滑红犁,接骨法就用仙人合竹子。

端公自己或者背着不满十二岁的小孩赤脚踩着刀片,爬到高度可达二十米的刀山顶端。上下往返至少三个来回,并且脚底板不能被刀片割伤,这就是所谓的上刀山,用烧红的木炭或者铁犁铺成一小段火路,端公要快速走过它,且不能被烫伤。这就是所谓的下火海,除此之外,还诞生了一些用舌头舔烧红的铁块,舞火等

这些看似凶险的行为来源于,他们认为这样能吓走恶鬼,而且天上的神仙能看到端公的勇气,从而降福人间。

而我们常说的跳大神,大多也来源于此,这些又唱又跳(我不是小黑子)的行为被称为端公戏,其中又包含了,求雨戏,还愿戏,秧苗戏,禳灾戏等多种类型。

一些对戏剧文化有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傩戏这一概念,傩戏是戏剧最古老的源头,实则上,傩戏与端公戏两者等同,又略有小别,两者内容不同,形式演化而来。在2015年评为了国家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南,川滇渝贵地带,由于其地域原因,以及历史变迁,(多文化性发祥,古滇国,三星堆等),这些巫法流传保存较好。

和道教打卦杯类似,端公也采用打卦的方式来问一些事,(看过前阵子很火电视剧《狂飙》的朋友们可参考高启盛在船上扔卜),一般笅杯用蚌壳或竹片等材料,现代多用桃木,竹,做成牛角形,半月形,或贝壳状,(南传茅山的法师有时候还会采用铜铁所制),端公通过在师公,祖师牌位前掷爻,以此来查事或卜吉凶。

一些朋友在网络上浏览,有时候经常能看到,又是什么视频文案,“去跪在祖师面前哭”,画面又是爻杯立在那里,评论区跟着又是立卦什么什么的,又死又活的

立卦可以说确实不算什么好的征兆,但是也不至于他们所说的这么严重啊,而且要真正打出立卦了,基本也没人会拍照留念,可能都是问师父怎么办或者重打,像端公,他们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会用上文所提到端公装饰中的师公刀,用师公刀将其砍倒,然后重打。反正本人至今还没打出过立卦(狗头保命)。

下面开始正经的讲讲故事,接下来的故事就涉及到川渝省一位古姓端公(此处化名 ,怕人家看到文章来砍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