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道题十分,自己不仅不会得分,还倒扣二十分,前面一轮自己一组答对了五道题积了五十分,旁边这组答对了三道题积三十分,本来自己一组已经领先了二十分,但因为这一道题的失误,局势就来了个大逆转,自己一组扣二十分,剩下三十分,而旁边临海市这一组,不仅得了答题的十分,还得了倒扣了自己一组的二十分,再加上原先的三十分,总共六十分,以绝对领先的优势超过了自己一组,名列第一。
三十分的差距,让杜诗情心里有些慌乱,她这才开始正视苏晓月这一组,本以为分组赛这一组是走了狗屎运,得了第一,现在发现或许不是运气,虽然仍然不认为对方有跟自己相当的水准,但也绝不是单凭运气。
观众席上曹娟兴奋的几乎要手舞足蹈了,瞥着旁边的崔颖杨晓薇道:“看见没,这就是实力,实力,前头是养精蓄锐,关键时刻一道题就扭转乾坤,晓月威武。”
杨晓薇细声细气的道:“其实第一个提示我也觉得应该是桂花,李清照的那首鹧鸪天桂花的诗句,完全就是第一个提示。”
曹娟不乐意了一叉腰:“杨晓薇你是我们一中的吗,我看你是师大附中的卧底吧,怎么话里话外的是希望我们输呢。”
杨晓薇忙道:“我,我没这意思,我就是觉得像。”
曹娟:“你觉得有个屁用,你又不是评委。”
杨晓薇:“曹娟,你说话怎么这么粗俗。”
曹娟撇嘴:“实话都粗,不乐意听别听啊。”
杨晓薇说不过曹娟,只能悻悻然的闭嘴不言,继续看评委们点评,齐老,王教授跟李老都颇有默契的让杜教授点评,毕竟都知道杜教授是杜诗情的大伯,眼看着那小姑娘心态有些不稳,怎么也得走个人情。
杜教授拿起麦克风道:“这种题型之所以容易答错,就是第一个提示往往具有一定诱导性,易安居士的鹧鸪天桂花里的确有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诗句,但说花中第一流的绝对不止桂花,比如唐朝诗人徐夤,就曾经写过《牡丹花二首》,其中第二首便有,万万花中第一流,浅霞轻染嫩银瓯,的句子,唐人普遍喜欢牡丹,刘禹锡赞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那雍容华贵的外形,是很符合盛唐气象的,故此有此赞誉也是理所应当。”
说着顿了顿道:“然而,每一个人的审美观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人,在不同时候的审美情趣也是会变化的。南北宋之交的诗人、词人朱翌曾表示,他又喜欢牡丹,又喜欢梅花,怎么办呢?于是,写下了,姚花富贵江梅妙,俱是花中第一流的句子,把牡丹跟梅花都认作第一流,所以仅凭第一个提示就断定是桂花,有些武断了。”
美女主持人道:“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杜教授这番点评真是让人茅塞顿开 。”
杜教授道:“这道题并不是什么艰深的难题,考的是专注力跟心态,需要心态沉稳,一点浮躁便容易出错。”这话摆明了就是点拨杜诗情。
见杜诗情羞愧的低下头,杜教授方看向晓月问:“我很好奇,这位女同学为什么知道是牡丹。”
晓月心道,果然又来了,怎么一到自己这儿就加试呢,自己就是活脱脱的大怨种,说了正确答案,还得连答题的心路历程都得坦白,找谁说理去啊。
但谁让人家是评委呢,问了自己就得答,眨眨眼开口道:“刚杜教授您不已经说了吗,诗词中列为第一流的花,无非就是桂花,牡丹,梅花,既然桂花是错的肯定就是牡丹呗,我答题的思路就是排除法。”
场上的人都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一般这种诗词比赛中,答题都是像杜诗情那样,听起来就有水准,晓月这样用排除法答题的真是头一回见,说排除法都是好听的,说白了就是蒙的呗。
她自己说了,桂花不对就是牡丹,如果牡丹不对下面肯定就猜梅花了,不是蒙的是什么。
杜教授也没想到她这么回答,愣了一下笑着点点头:“倒是个好方法。”出于评委的身份自然不能说参赛学生是蒙的,但心里先头升起的欣赏也落了回去,比赛的确有运气的成分,但再好的运气也只能一时,总不可能每道题都能蒙对吧。
齐老跟王教授岂会看不出杜教授的心思,两人对视一眼没说话,这小丫头的战术运用的得心应手啊,连杜教授都忽悠住了,就小丫头的诗词量,鬼才信是蒙的呢。
不过杜教授一番话的确对杜诗情起到了安抚作用,让她因为失误慌乱的心迅速定了下来,也觉得旁边这一组是碰巧蒙对了,没关系,这才第一道,后面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