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楼房?
曲松生和林晚霞听得同时在心头倒抽一口气。
这年代别说曲湾村,就算去乡里的街道上,都看不见几家楼房。
那得花多少钱?
自家真能赚到那么多钱吗?
但是,夫妻俩现在清楚的很。
女儿说的都能成为现实,说他们能赚到盖楼房的钱,就一定能赚到。
那可是盖楼房啊!
到时候不光是曲湾村,更是附近好几个村子的独一户。
想想楼房盖起来后的情景,曲松生都觉得心头兴奋。
当下和林晚霞说:“要不,咱们不急着先盖房子。”
“反正熳熳还小,现在的房子也够住的。”
“这钱先别动,看看有什么更好的生意?”
“等咱们赚到更多的钱,回来盖更好的房子也不迟。”
【这就对了嘛!】
曲熳熳听得高兴的很,忍不住继续在心里说:【现在乡下的赚钱机会还是太少了。】
【想多赚钱就得去城里。】
【七千块足够在城里买个铺面了,以后铺面每年都会涨价的,早买早赚。】
【但是城里也要挑好的地段,不是所有的铺面都是旺铺。】
【我觉得啊,县中附近就是个很好的地方。】
【现在刚恢复高考没几年,大家读书考大学的风气正浓。】
【县中又是全国百强中学,多的是来求学追逐梦想的学生。】
【学生的钱是最好赚的……】
八十年代的学校,可没有现在各种学校的封闭式教学。
他们的学生一大部分都是走读。
不走读的日常也可以随意进出。
重点中学的学生寒暑假都会补课,还经常开设各种夜校进修班,成人扫盲班……
学校几乎全年无休。
论人流量和消费能力,县中附近绝对是最强的地方。
也就是现在,国家刚刚开放鼓励个体经济,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
县中附近的商铺还没开始涨价。
等过几年所有人都意识到那一块是黄金地段后,好商铺就不是区区几千块钱能买到的了。
曲熳熳说的,也是曲松生发家致富的必经之路。
在河工地掘到第一桶金后,县中附近是他真正的腾飞的开始。
曲松生和林晚霞听着女儿的心声,越听越是惊喜。
女儿说的头头是道。
看情况他们的生意一定能成功。
激动之余,曲松生立马道:“我明天就出门各处打听打听,看哪里做生意合适……”
同一天夜里,同一个院子里,有人欢喜有人愁。
曲宝生落选了村支书,最近在村委频繁被人针对。
干的日益憋屈难受。
可偏偏这时候大儿子曲爱国看上了一个姑娘。
那姑娘长得很漂亮,但是家里父兄皆是残疾,穷的一家人连条像样的裤子都找不出。
因为穷,要给父兄治病。
姑娘放话不管谁想娶她,先给三千块钱的彩礼,然后一分钱陪嫁没有。
结婚后还要照顾她娘家……
这年代农村娶媳妇,给几百彩礼都是天价了。
那还得陪嫁家具被褥呢。
这姑娘张口就要三千不说,还没陪嫁,还要照应她娘家。
娶她就等于娶了一家子负担。
况且她除了长得好看的,也就小学文化。
又没什么像样工作,就一土里刨食的农村姑娘。
人家凭啥花那么大价钱娶她呢?
因而姑娘的条件一开出,吓跑了一堆上门的媒婆。
如今成了二十五的老姑娘,还没嫁出去。
都成了附近几个村子里的笑柄。
可偏偏这时候,曲爱国意外见到姑娘,一见倾心。
都不顾姑娘比他大了整整三岁,非她不娶。
曲爱国就回家天天和曲宝生闹腾,要家里拿三千块钱彩礼出来。
曲宝生被闹得很无奈:“别人家娶媳妇几百就够了,你要三千,你当我们家是什么?”
“你爸我就是一贫民百姓,不是印钞机,没那个能力。”
曲爱国不解:“爸你当了那么多年的村支书,三千块都没捞到吗?”
“你胡说什么?你爸我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