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哥,据有效消息,杨林大军正向瓦岗方向移动,大概有八万人,我们要不要去支援单大哥,来个两面夹击?”萧珩在听到消息后,也是第一时间找来秦叔宝商议对策。
“朝廷会攻打瓦岗在我的意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眼下瓦岗虽易守难攻,可终究势单力薄,恐怕坚持不了十天,就会因粮草不足而被攻下。”秦叔宝不慌不忙分析道。
思考不久后,萧珩突然灵光乍现,想出了一个法子。
杨林此行大军八万,行军收尾怕都要绵延几里,尾大不掉。这其中,粮草作为最重要的物资,肯定有重兵把守押运,虽不能强攻,但可以智取。
没了粮草,八万大军吃什么,还不得乖乖班师回朝。
萧珩立马将自己的想法秘密告诉了秦叔宝,秦叔宝听了也是连连点头认可。
官道上,身披铠甲的杨林率大军浩浩荡荡的行进着。
--瓦岗-—
“报,参见皇上。”手下来报。
“起来,起来,出什么事了?”单雄信端坐在主位问道。
“禀皇上,附近村子里的粮食基本上已经被朝廷征走了,只好派人去河南,湖北征集,但是最快也需要一个月才能回来,从金堤征过来的粮食最多也只能支持半个月的时间。”来人报。
单雄信本就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现今听到杨林大军征剿的消息更加心情沉到谷底,忙求助徐茂公道:“军师,你说该怎么办呢?”
“这样一来的话。”徐茂公正欲开口,外面突然有人闯进。
“报,报告,报,启禀皇上,大事不好了。”来人慌慌张张跑进来。
“什么事,快点说,别一惊一乍的。”
“杨林大军已行进至距离城下十里处。”
“岂有此事,可探清敌人多少人?有何动静?”
“人数还不详,他们已在我之十里外扎营。”
“再探再报。”王伯当道。
“是。”
“唉,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刚登基就缺粮,如今杨林大军来剿,诸位可有计策?”单雄信道。
“皇上,稍安勿躁,杨林大军前来攻打是迟早的事,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我们一天吗交战,谁输谁赢倒还是个未知数呢。
史大义,史大奈,王猛,尤俊达。”
“在。”
“你们召集守城士兵,日夜布防,以防敌军来袭。”
“遵命。”
“眼下,皇上,伯当和我,一起去城楼上看看怎么样?”徐茂公将一切部署妥当后,提议道。
“好。”
众人登上城楼,眼前大军排布充满玄机。
王伯当称赞道:“杨林治军真有一套,单看他治军防卫,就知道他治军有方。”
“军师,你有什么好计谋?”单雄信询问道。
“我们占尽地利,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可是我唯一担心的就是缺粮,所以我们一定要速战速决。”徐茂公回道。
“好,从今天开始,我就住在楼下草棚,和兄弟们轮流当值,兵器和盔甲不离身,准备随时指挥应战,粮草就靠军师来安排了。”单雄信部署完毕道。
“好。”众人皆同意。
五里外,杨林军帐内。
“义父。”一身穿黑色盔甲的男子跪在地上向杨林汇报道。
“起来,有什么情况吗?”杨林手持兵书,头也不抬道。
“义父,有一个好消息,刚查到瓦岗寨内的贮粮只够半月之用,这下我们可能不战而胜了。”男子兴奋道。
“那他们有向附近的乡镇采购吗?”旁边一人迫不及待问。
“不可能,周围三十里的春耕收成已被朝廷征用,亦面临缺粮之危。”黑衣男子信誓旦旦道。
“好啊,此乃天助我也。传我军令,明日一见我的号令,就在离瓦岗十丈处设北斗长蛇阵。”杨林吩咐道。
“义父,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瓦岗寨吗?何况费此周章?只要给我一支精兵,我率领部队强攻数日还有不破之理吗?”二人皆有些不解。
“怎么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这些年叫你们读的兵书都白读了吗?真是废物!”杨林训斥道。
“孩儿谨遵义父教诲。”两人噗通一声跪下道。
“你们不要左耳进右耳出,行军用兵,关乎上万人性命乃至国家兴亡,能和谈巧用技法,就不要大动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