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五龙那边就由碧峰一个人管了,掌教的话不可不听,于是云松便离了五龙,过来暂管南岩。
随后云游道人又拜见了云松道长,云松得知云游道人在京都白云观出家修行,道号一炁子,论起宗谱来大家都是全真同门,于是相互之间自感亲切。
此后一炁子便在南岩挂单,住了下来。日间与众人一起操持,上殿奉香,夜里则诵经打坐,悟道修行,这一炁子办事细致,待人和善,与各位道众打成一片,颇受大家的好评。
渐渐的一炁子便得到了道长云松的信任,认为他干得不错,就将他从前殿调去看守后面的藏经阁。
这一炁子心内暗喜,表面上却推了一推,而此时的武当山因为香火日盛,平时不独于民间,便是海外,也时有香客来朝拜真武,而以明皇室尤盛,时不时便有皇亲国戚到访武当,张三丰是懒得见这些富贵中人的,方天卓更是头疼这些事,太和四仙和武当七侠也是东一个西一双地到处云游,少在武当,迎接这些权贵的便只有云松碧峰这样的管事道长了,而庙观内人手不足,找到一个能干的人并不容易,所以一炁子一推,云松不允许,一炁子暗暗一乐,便答应了下来。
看守藏经阁的原有两人,一个年过七旬的老道,一个十来岁的道徒,人很精灵,可惜天生是个哑巴,现在又加上一炁子,便有三个人看着这藏经阁了。
一炁子到了藏经阁后,还是这门一贯的操持勤奋,将经藏典籍整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时前殿缺人,于是云松便让那个老道长去前面站殿,只留下一炁子和哑道徒看守着藏经阁。
不久后一个无月之夜,一个幽灵般的蒙面人闪进了藏经阁,这个人在黑暗中熟练地翻找着,很快便找到了那个装着剑庐囗诀的石匣,此人点了点头,从石匣里面拿出书来放入怀中揣好,随后又放好石匣,缩着手脚便往外走,刚到门囗,不料“吱呀”一声,那哑道徒举着烛台一头撞了进来,一下和这个偷书人撞了个满怀。
哑道徒见状大惊,张着嘴发出了“哑”的一声嘶叫,蒙面人也吃惊不小,顿时一下愣住了。
道徒虽哑,功夫却不赖,当下疾忙进步一拳当胸捣去!
蒙面人侧身避过,跟上一步双掌推出,哑道徒退步云手,将这一推化开,接着飞脚往他心窝踢去!
蒙面人将身一矮,“嗖”的一下从他腿下穿过,同时一个“穿裆腿”一腿扫出,“砰”一下将哑道扫了个趔趄。
哑道发了狠,纵身扑去,蒙面人急忙往后一仰,哑道人两手抓住他的胸前死命一扯,“嗤”的一下,将他衣袍撕开,藏在怀里的剑庐口诀“啪”地掉落在地上。
哑道人见了急忙俯身去拿,这边蒙面人也连忙将手伸出,两个人几乎同时抓住了那本秘籍,但此刻这二人谁都不想松手,两边用力拉着一扯,这本书立即分成两半。
蒙面人怒叫一声,欺身激进,一个“穿心肘”把哑道人打得飞出三丈之外,哑道人“哇”地一口鲜血狂喷,但他手上依然紧紧握住那半部秘籍不放松。
“拿来!”
蒙面人将手一伸,憋着嗓子逼了过来。
哑道人紧紧地握着半部秘籍,忽然他一扭头,看到了藏经阁内放着的一只法鼓,他纵身一跃跳过去拿起鼓槌就敲!
“咚咚咚…”一阵鼓声响起,这鼓声在安静的夜间听来特别大声,立时便将道众们纷纷惊起。
“深更半夜是谁敲响法鼓?这是怎么回事?”一时间人声喧闹,大家一齐涌了出来。
蒙面人一见情形不对,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声,身形一晃,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藏经阁二度遭袭,剑仙秘籍再次丢失,守护藏经阁的两个人,一炁子失踪,不知去向,哑道人身受重创,胸骨碎断,性命堪危,还好方天卓医术通神,经他施救,终于保住了性命。
这件事震动了武当全山,道众们都议论纷纷,搞得有点人心惶惶,于是张三丰决定将藏经阁搬到紫霄宫,他要亲自看管,这一下倒要看看有哪个不怕死的敢再来偷?因为藏经阁中经书不少,各种典籍十分丰富,如果再出事端,那整个武林便要看武当山的笑话了。
剑庐囗诀虽然剩了半部,所幸那套惊神剑法及大部份的剑法心诀都在上面,蒙面人拿走的,只有少量剑谱和一些对剑实录,所以剑庐口诀的精华大部份都保住了,这也是不幸中之万幸。
几天之后,鬼门之中,“鬼面龙王”小太郎拿着手上的半部残卷,在一阵垂头丧气、气急败坏中打开来一看,又不觉眼前一亮,只见这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