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中文网 > 流淌吧,故乡的小河 >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时三十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时三十

柯俊文由此越来越多的开始借书。

全国各地都一样,女性爱看的是那到处都流行的,港台地区女作家的书,琼瑶、亦舒、岑凯伦这些作家的小说火遍华夏大地。

特别是琼瑶,此时的电视剧也开始占据普通百姓寻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而由她小说拍摄的电视剧,可以说占据了一半电视台,全国一半的收视率都不为过,30集的《几度夕阳红》、40集的《烟雨濛濛》、40集《庭院深深》、40集《在水一方》、40集的《海鸥飞处彩云飞》、18集的《婉君》、19集的《哑妻》、11集的《三朵花》和24集的《雪珂》,高产得令人望尘莫及,赚取了多少少女少妇的泪水。

那时因为这些电视剧的播出的情意绵绵的港台歌曲也是传遍大街小巷,你爱我我爱你,你侬我侬,悲悲切切,凄凄婉婉。

很多女生平时会沉浸于琼瑶的爱情故事而不能自拔,常常孤芳自赏,常常自顾自怜,面容幽怨,行为多情赛湘女。

柯俊文也常常听女生说,琼瑶这小说好看,那小说不错,有一次在女生那儿借到了一本琼瑶的《窗外》。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柯俊文在这本书里面没有体会到让他觉得怦然心动的情感共鸣。《窗外》讲述的是高中女生江雁容感受不到家庭温暖,以致爱恋上她高三的班主任康南的故事。书中虽然有很多婉约深情的句子,比如女主人公与康南相恋之后,琼瑶描写江雁容眼里窗外的世界就更美好了,因为窗外的世界里有她风度翩翩、才华旷世、温柔体贴的康南,也有她与康南共听虫鸣竹籁的梦,这些少女的情感,柯俊文一点也没有同感。所以越看越没劲,没看完就归还给女生了。

柯俊文只记得《窗外》这本书是师生恋,其实在中国多多少少这本身还是一道红线。书中是多愁善感的少女,寻死觅活的反复无常,青春期苦求的朝朝暮暮,不坚定的爱情很脆弱等等。柯俊文也在书中理解到:“窗外”的世界终究是如梦幻泡影,人始终承受着现实这个铁窗的禁锢,这是江雁容与康南的悲哀,也是所有理想主义者的悲哀。

但是琼瑶的大名始终如雷贯耳啊,后来柯俊文看到一本书,被它的名字一下就吸引了,《燃烧吧!火鸟》!这样的名字让柯俊文觉得肯定内容相当超凡脱俗,于是满怀兴趣地借来看了,结果也让他大失所望,仍然是俗不可耐的剧情,主人公名字也是取得犹如有多深哀怨一样的:什么嫣然、巧眉,连女主公母亲的名字叫兰婷,男主公什么凌康、安骋远。这类不食人间烟火凄凄婉婉的故事,让柯俊文觉得假兮兮的,柯俊文觉得像一种病态一样,所以他没看几页就把书还了,觉得枉费了这么好的一个名字,要是有《荆棘鸟》十分之一的艺术水平,也不至于让柯俊文如此嫌弃。

所以柯俊文,基本没有完整看过琼瑶的一本书,倒是被她的书拍成的连续剧吸引了好些年。

这时大街小巷铺天盖地的小说中,“香港”女作家雪米莉书那是一道迷人眼的风景,这些书多以香港地区黑社会为背景铺展情节,将凶杀、暴力、情色、悬疑等多种元素穿插其中,在1990年与日本作家西村寿行的小说共同成为书市上的一大畅销类别,遍布中国城镇、乡村的大小书店和地摊,读者甚众。

雪米莉的书,不是以妖冶艳丽的美女做封面,就是用健康英武的肌肉男做封面,背景配些灯红酒绿,繁华街景,显得是港气十足,洋味满满。

八十年代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间点,通俗文学断绝了好多年,开放文禁之后上亿的读者嗷嗷待哺,于是港台一大批作家的书蜂拥而入,占领了这个崭新的市场。

这时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琼瑶、亦舒、岑凯伦的言情小说,西村寿行的犯罪小说……随便哪种书,只要销量多都会让出版编辑们疯抢,有些听说是提着一大箱子钱好几十万直接守到作家门口约稿,因为一本书上百分册的销量,短短一两个月时间那赚取的利润利益,让所有人都要流口水。

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到底怎么区分呢?这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大概理解是这样的,通俗文学是为了娱乐读者写的,所以会特别撩拨人的本性,需要写出好看的故事。我们熟悉的武侠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以及大多地摊文学类小说,都可以归到通俗文学的范畴里面。

雪米莉的小说,所有背景场地的大舞台都是港岛。那个时代的国人对繁华的香港的感情有点复杂,除了七分羡慕嫉妒恰柠檬之外,还有两分骨肉同胞的亲近感,以及一分对于资本乱世的不屑但又向往。更关键的是,香港是一个各类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