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管不了,但又年轻又是体育专业毕业的人,恰好能降服得了,祝政是他训练的体尖门徒,这五个人的头儿“大傻”又封为班长,整个班级虽然成绩不咋地,但纪律却从来不比别的班差!
祝政是体尖生,是城头少年,还是个不良少年,但他为什么会对柯俊文这个农村学生,还是别的班的班长佩服呢?缘于每次学校运动会的1500米长跑比赛。
体育老师唐老师也经常鼓励同学们坚持长跑,坚持早上跑步。他告诉聂世金,柯俊文和印洪武他们:“跑步的时候,当你跑着跑着第一次感到心里有点累想停的时候,不要停,继续坚持跑,一会这个极限就过了!”
柯俊文对什么事情都要了解得更详细些,他问唐老师:“什么是极限?”
“我们特别是在田径运动,比如长跑这些剧烈运动的时候,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能力落后于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跑不到多久身体就会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会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甚至有些人在这时会情绪低落,心理上产生一种想法就是不想再继续运动下去,想停下来。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跑到一段距离后第一次心里感到累,这时很多人想停下来。这种状态叫做‘运动的极限’!”
柯俊文想了一会,从唐老师简单的说法中基本明白了,他点了点头。
唐老师继续说:“大家都懂这个道理了哈,‘极限’现象的产生,最直白的说就是因为人体有生理上的惰性。哎,对,就是惰性!”几个爱长跑的学生都认真地听着。
唐老师继续讲道:“我们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惰性大小有别,比如我们的肌肉的惰性就比较小。”唐老师特意做了个曲臂的动作,已经50多岁算是老老师一类的了,肌肉还是一股一股的,健美得很,他还指了指自己肌肉结实的小腿,然后还拍了拍自己健硕的胸膛,几个学生都被唐老师卖弄的样子逗笑了,唐老师也笑起来了。
他继续说:“我们的内脏器官的惰性就大了。当我们早上跑步的时候,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剧烈运动时,开始的身体各组织的工作效率还不高,不能及时地把氧输送给肌肉和带走大量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物,造成机体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因而使机体产生‘极限’现象。”
“同学们,你们认真观察没有,你们肯定也知道,那些不爱跑步不经常锻炼的同学,比如黑多女同学,‘极限’现象就会出现得早,而且持续时间长,反应强烈。”柯俊文他们不置可否地认同唐老师的说法。
“那么最重要的来了,我们如何面对‘极限’现象呢?”唐老师非常认真地继续传授经验:“长跑中出现‘极限’现象时,一定不要停下来,而是要坚持跑下去,不要停止运动,必要时可适当降低运动强度,注意控制呼吸频率和增进呼吸深度,延缓呼气,都有助于消除‘极限’现象或缩短它的持续时间。”唐老师双手在胸前上下比划着,嘴里有规律地“嘘嘘嘘”深出气,教着柯俊文他们做深呼吸。
“对,就像这样,有节奏地呼吸,深深的呼吸,但同时不能停下脚步。‘极限’出现后,凭着个人意志和毅力再继续坚持运动,随着机能的调节及内脏器官机能的改善,氧供应增加,乳酸的清除加快,植物性神经中枢的惰性得到克服,极点出现的现象及症状就会逐渐消失,生理过程将出现新的平衡。”唐老师一直讲的,只是“极限”的概念和相关应对,凡事爱深究到底的柯俊文在后来查阅书籍了解到:“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第二次呼吸’。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而加深,动作感到轻快,不舒适感逐渐消失。”
他更多地了解了一下这些知识,书中讲:“‘极限’与‘第二次呼吸’是长跑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极限出现的早晚,与各人的体质、训练水平等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在跑步过程中从容面对它们,跑步爱好者平时应加强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这可延缓极点出现的时间和减轻症状。当极点出现后,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加深呼吸,异常反应可逐渐缓解或消失。随后,运动又重新变得轻松、协调,运动能力又有提高。”
唐老师最后说:“克服了第一次‘极限’后,过不了多久又会出现第二次‘极限’,仍然是不能停,用自己的毅力突破它,坚持住,然后突破一个又一个,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强!”
柯俊文就记住了唐老师的话,每天早上到合川体育场跑步,都会跑四圈。为什么四圏呢,因为体育场标准跑道一圈400米,四圈正好1600米,与学校田径比赛的1500米正好。
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