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之上,白云飘飘,青山巍峨,流水潺潺。
殿宇下,房间内,有一道身影似在找寻物品。他翻遍所有的抽屉和箱子,甚至把整个房间都翻个底朝天,最后颓然而坐,嘴里骂骂咧咧:“哪去了?小白这厮,又把我的珠子偷出去了,看我怎么收拾它,哼。”
东镇洲,戴云山下,清晨,蜿蜒的小溪在山间穿梭,青石铺就的小溪旁,绿树成荫,小鸟在枝头鸣唱,营造出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
溪边或坐或站聚集了一群姑娘,有的拎着水桶在打水,有的打完水在那里休息聊着家长里短。近前一瞧,虽非个个貌美如花,但都洋溢着青春气息,她们都是附近的村落过来挑水的姑娘。
就在姑娘们嬉笑正欢的时候,从不远处的竹林中走出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挑着水桶,显然也是来溪边打水的。他一出竹林,看到那么多姑娘在溪边,不自觉放缓了脚步。
此时嬉闹的姑娘们也发现了小和尚,其中有个穿着翠色短衫,藕色长裤的姑娘立刻笑着喊道:“看啊,姐妹们,净慈寺的无愿小师父也来打水了。”众女顺着她的手指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不远处的一个小和尚呆楞在那里。
只见那小和尚十二三岁年纪,圆圆的清秀脸蛋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小小的光头,就像一个闪亮的小灯泡。他穿着小僧袍,那模样可爱得简直让人忍不住想抱抱。
见到众女放眼过来,小和尚脸上不由得浮上一抹羞红,一只手尴尬得摸了摸小光头憨笑着。
姑娘们见状也是觉着好笑,有个姑娘对着小和尚喊道:“无愿小师父,别害羞啊,过来,姐姐帮你打水!”
还有一个年纪稍大的姑娘更是胆大,直接对着小和尚喊道:“小师父,挑什么水,多累人,跟我回家吧,姐姐会煮面呢!”
众女闻言,咯咯大笑,有的还笑着啐了那喊话的姑娘一口,羞红了脸。
小和尚无愿听到众女调笑,不由得心里默念:“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佛祖眼中过,美女心中留!呸呸,美女眼中过,佛祖心中留!”
他也不搭话茬,只微微点头,走向距离众女稍远的地方开始打水。
迅速打完水,挑起水担,颤颤巍巍,屁颠屁颠地匆忙往回跑。回到庙里,到得灶房,把水缸填满,饶是村里孩子身体好,也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毕竟年纪还小。
坐在灶房小马扎稍事休息,闲下来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无愿本名许愿,也是戴云山下附近一人家。家有父母双亲,上有一哥一姐。父亲早年经商,略有积蓄,在普通人家只能喝粥的时候,他们家还能吃上米饭,甚至还让三个孩子到附近的一个私塾念了几年书。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家道中落,而父亲是个商人,苦无一技傍身,日子越过越拮据。私塾当然是上不起了,现在连稀粥都只能省着喝了,最近更是借了钱来度日,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
最后双亲无奈,只能把许愿送到附近的净慈寺当个小沙弥了。这还是得益于早年父亲手头宽裕时曾经给寺里添过香油,和方丈了因有个前缘。
“无愿,你又偷懒了。”一声叫喊把无愿从思绪中抽出。他抬眼望去,只见一名年纪比他略大的小和尚立于门前。
喊话之人乃无愿的二师兄无海。刚到庙里时,只有老方丈了因带着两个小沙弥,无花和无海,无花是大师兄。
在无愿未来之时,两人分工明确,无花负责砍柴劈柴,无海负责挑水做饭,倒也相安无事。
待得无愿一来,二师兄无海就把挑水做饭的活计丢给他了,美其名曰:锻炼体力。无愿无奈,暗自腹诽:三这个数字是真不好,尤其是落在和尚的头上时。罢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忍。
“二师兄,没有,我刚挑完水回来。”无愿答道。
“那赶紧做饭去,我肚子饿了。”
“知道了,二师兄。”
无愿忙不迭生火做饭,不多时,稀粥就已做好,无愿打了一碗,往碗里夹了几块咸菜,就走出灶房。走到院中,看到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小和尚,手拿一柄板斧在劈柴。
“大师兄,吃饭去,我给师父送饭。”
“好嘞!”大师兄爽朗地笑答道。
走过院子,来到一间禅房,敲了敲门。听得里面一个苍老的声音应道:“进来”,无愿才小心地端着碗进去。
走进禅房,只见房中一老僧打坐于榻上,老僧的容貌苍老得仿佛被岁月刻蚀,然而,他的眼睛犹如深邃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