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学,堂。”
众人站在刚刚修缮完的苏宅,一字一字的念着。
“没想到真的建成了。”李维则感叹道。
“那是当然。”潇潇自豪地扬起了头,却发现柳玉清对自己一脸宠溺的笑。
潇潇的心都要化了,嘴角上扬得更厉害了。
“开门!”
随着潇潇的一声大喊,早早前来观看女子堂的女孩们便涌了进去。
“公主,怎么下下子这么多女孩子?不是只有十一二个吗?”
赵释被那些奔进学堂的女孩们差点挤晕。
“本公主既然开了这女子学堂,不如让鹊桥镇的女孩子都因此而受益。”
“民女替这些女孩谢过公主的仁心善举。”
苏芮没想到公主的气度胸襟如此之大,现在又对潇潇多了份敬意。
“只是……”柳玉清还是皱了下眉头。
“只是什么?快说!”
潇潇瞪了柳玉清一眼。
赵释心想:昨天定是我眼花了,刚才这才是他们俩啊。
“鹊桥镇女孩众多,现下修缮这女子学堂已花费不少,我们怕是难有余力去供这么多女孩读书,所以.…"
“这个本公主早就想到解决办法了。”
众人好奇的盯着潇潇。
“招,生!”
赵释大声的念着潇潇昨晚一笔一划认真写的这两个字。
潇潇看到他们依旧愣着看着自己,只好解释了一番。
“前两日学堂修缮期间,我已查看了鹊桥镇最新的人口登记册。
目前适龄读书的女子不过百人。
其中家庭富裕的8人;中等家庭的76人;贫困家庭13人。
共计也不过97位需要上学的女孩子。
她们都是鹊桥镇的孩子,食宿方面学堂不用管。
学生只需缴纳学费,学堂呢,只需要提供老师和上课用的文房四宝、桌椅板凳即可。”
“只怕有的家庭交不起学费,或愿意让女子出来读书。”苏芮担忧的说道。
"这个好办。学费按成绩择优减免。
学费按月缴纳,每月对学生进行课业考查。
前三名,学费全免;前第十名学费减半;其余学生学费减三分之一;
另外,特困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来抵消学费。”
听着潇潇的侃侃而谈,柳玉清心下更钦佩潇潇了,这个公主真是让他刮目相看。
“什么是勤工俭学?”李维则打断了柳玉清的沉思。
"勤工俭学就是,让那些没钱交学费,又很想上学的女孩子呢,通过给学堂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来抵消学费。”
李维则听后连连点头。
"此外,这97位学生呢,到时可以按年龄分为三个等级来授课。
6-8岁的为一个年级;9-10岁为一个年级;11-13岁为一个年级。每个年级平均30多位学生。”
“这样一来,几乎每位学子都有机会受益。”柳玉清补充道,同时也用赞赏的眼光看着潇潇。
“只是,时日一久,学堂恐因财力不足难以支撑。”柳玉清还是说出了他的担忧。
“这个也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潇潇拍着胸脯继续说。
“在查抄贾仁义时搜出大量黄金珠宝,这些钱就作为鹄桥镇女子学堂的办学经费。
我找师爷帮我算过了,按学费每人每月5文钱来算,这些完全够现在这97个女孩上足足30年呐!”
“公主,您现在怎么这么厉害!”赵释一脸的崇拜。
“这是什么话?难道本公主以前不厉害吗?”
“臣的意思是,公主现在好聪明。”
赵释忙解释道。
“你的意思我以前很笨喽?”
赵释一时张口无言,急的额头直冒汗。
其人硬是憋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最后还是李维则先开口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
“太好了。公主果然与众不同,思考周全,吾等之楷模啊!”
听到李维则的肯定,潇潇一下子就神气起来:
“本公主身为大邺的公主,自当为众人做榜样。”
柳玉清抿了抿要笑开的嘴。
“为了保证鹊桥镇女子学堂能够一直办下去,让更多的女孩和家庭受益,我们还得想其它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