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粮……
她们居然管自己的孩子叫口粮?
受过良好教育的谢琬此刻三观收到了猛烈的冲击,这是个什么样的世道,才能把人变成这样?
“胡三万,把干粮分给她们。”
“是!”
老胡从马背的包裹里翻出来一整块大馕,“这些吃的给你们,别对孩子动手!”
见到吃的,两个妇人激动的眼泪都留下来。
“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妇人一边哭,一边吃,同时还不忘了给孩子嘴里也塞一点。
若不是饿到极限了,谁愿意把自己孩子当粮食呢。
就在众人为了挽回两个孩子性命而感到庆幸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附近街道上那些饿的半死不活的百姓见到有吃的,纷纷围了过来。
“官爷,赏口吃的吧!”
“官爷,可怜可怜我们吧!”
“我儿子都快咽气了,大人给口吃的吧。”
一时间哀求声四起,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君绍景见状当即出了马车,站在车辕上看向百姓们高声说道:“大家不用哀求,本王是奉皇上之命前来赈灾的,你们现在将路让出来,本王现在就去禹州府跟知府商议赈灾事宜,争取早点让大家吃上一口饭。”
“赈灾……朝堂居然赈灾来了!”
“太好了!很快我们就有救济粮吃了!”
“快!快给贵人让路!”
百姓们绝处逢生,喜极而泣,连忙将街道让了出来。
景王的队伍继续前进,在百姓们的指引下抵达了知府府衙。
诺大的衙门门前没有一个人看守,按百姓的话来说,官府也没有存粮,衙役吃不上饭全都饿走了。
老胡一马当先推开了府衙的门,之间府衙里白茫茫一片,连个脚印都没留下。
“坏了,府衙不会已经没人了吧?”
君绍景迈步进了衙门,心里也是一沉,若是没有本地官府配合,这人员调度很难展开,赈灾的进度也会十分缓慢。
府衙外,百姓们站在门槛跟前,其中有人叹了口气说道:“赵知府是个好官,他说宁可饿死也不会弃城而去,这府上连个足迹都没有,多半是已经饿死了。”
闻言,谢琬心生悲悯。
“胡三万,赶紧去找,兴许人还在!”
“是!”
胡三万伸手一招呼,带着人从前院找到后院。
“王妃!人还有一口气,你快看看该怎么办!”
没过了多久,老胡便着急忙慌的跑出来。
谢琬闻言快步从雪地里冲了过去直奔后院,然后在一间昏暗的寝卧里见到这位知府大人。
赵知府躺在床上,身体已经严重脱水,皮肤干瘪褶皱,就像是骨头外面套了层皮,即便如此,当他看见朝堂派了人来,眼眶里依然留下激动的泪水。
“王……王爷……”
君绍景连忙坐在床沿道:“别说话,先调理身体。”
谢琬也不敢耽搁,生怕赵知府一口气缓不过来没了,她连忙吩咐道:“春香,你去拿一块大饼,用水煮成面糊,赵大人现在不能吃太硬的东西,一定要煮的烂烂的。”
“明白!”
春香也没走远,直接在门外起锅生火,老胡在一旁帮忙添柴火,很快就将一碗热腾腾的面糊端了过来。
君绍景亲自扶着赵知府做起来,然后将面糊一勺一勺喂给他。
半碗面糊下毒,赵知府肉眼可见的恢复许多。
谢琬趁着这会功夫又在剩下的面糊里加了点从实验室拿出来的蒲涛糖,等到赵知府全部吃完,竟然是恢复了几分力气,至少能正常说话了。
赵知府抱了抱拳,老泪纵横,“老臣何德何能,能劳烦王爷亲自喂我吃饭。”
君绍景正色道:“赵大人尽忠职守,宁可饿死也不弃百姓而去,如此良臣,本王喂你吃饭又算得了什么。”
赵知府感动万分,连忙拱了拱手。
“王爷,现在禹城形势危急,不知朝堂批了多少赈灾粮食。”
君绍景闻言缓缓道:“皇上批了二十万两银子赈灾,至于粮食恐怕要就近买,你也知道京城距离禹城路途遥远,若是带上大量粮草只怕寸步难行。”
“银子……银子……唉!”赵知府长长叹了口气。
君绍景面露不解,“赵大人何故叹气?”
赵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