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夫看了手写合同书,反复看两遍,合同内容完整全面,非常合理,并且很多后续问题也都另外说明。
可以说很专业了,所以谷芝娇说,这合同书是她自己拟定出来的,着实令张裕夫出乎意料。
“张大夫,你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阿娇坦然微笑。
张裕夫也笑了,他在合同书上面签了字,又按了手印。
“阿娇,你这,连合同书也写的很好,真是看不出来啊。”张裕夫签字的时候,一边赞叹。
阿娇但笑不语。
还没穿来之前,她十六岁就开始看合同审合同,满十八岁就代替母亲签合同,后来她自学法律,不说十分专业吧,基础的法律知识还是记得很牢固的。
“其实我也问过不少人,收山货的廖叔,他见多识广,给了我不少建议。”
“我这房子可能住不了人,到时候你得花钱再重建,我也不瞒你,你自己想清楚了就好。”
张裕夫还觉得亏欠了阿娇,所以在价格上特别优惠,简直半卖半送。
“包子来了。”徐超远捧着刚刚蒸好的小笼包出来了,阿娇请张大夫吃肉包子。
张裕夫收了钱,心思既不在钱上面,也不在肉包子上,他看了看门帘后面,想打听王静静的消息。
“张大夫,小笼包配豆浆,是我们店里的头牌,你别客气,随便吃。”谷芝娇很热情也大方。
“谢谢你,对了,你记得带你姨奶奶去卫生院复查,最近她身体状况怎么样?有问题要及时告诉我。”
“我们一大家子陪着姨奶奶,她心情一好,身体也跟着好转,你就放心吧。”
“嗯,你说得对,陪伴是最好的良药。”张裕夫还是没好意思开口,于是他收好自己那份合同,然后准备离开。
谷芝娇一直送他出门,折回来店里时,徐超远八卦好奇地问,“老板娘,你买了张大夫的房子?”
“怎么?不可以?”
“没有没有,就是那房子起火烧了一半,你买了又住不了人,不是很亏?”
阿娇笑了笑,“你倒是很会替我着想,但是呢,我看重的,不是房子,是地段,花三百多买一块好地段,长远来看,我肯定不亏。”
“那倒是,那房子就挨着供销社,人来人往的,比车站的位置还要好。”
“车站来往的人,大多匆匆忙忙,只适合做快餐生意,但是供销社周围来往的人,大多也是出门置办货物的买家,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有预算的钱财,倘若开店,就能跟供销社抢人流,并且都是实打实地人流量。”
“老板娘,你倒是很细心啊。”
“这叫市场调查,不做调查,我不会轻易置业的,一毛一毛地赚钱,三百多啊,我得卖多少包子。”
“哈哈哈,老板娘有远见,其实我也看好那个地段。”
“好在张大夫和姨奶奶认识,卖个人情又给我少了不少钱。”
徐超远凑过去,煞有其事地咕哝,“老板娘,他们张家有钱,不差钱。”
曾几何时,她也是不差钱的大小姐呢,如今没办法,要一分一毛地挣钱,还好有亿万空间傍身,低调奋斗,慢慢积攒。
——
山上的家,只有几只小鸡了,小奶狗被知遇带着养在姨奶奶家里,于是阿娇隔三差五还要上山喂鸡,有时候是知遇上山,因为他要去地里查看种的辣椒苗。
趁着家里没人,阿娇进到空间里,把孵化的小鸡和长大的鸡鸭分开,并且她把大一点的鸡鸭又从空间带出来,喂养在自己家里。
廖叔收山货,除了鸡蛋,他也要山里的鸡鸭活禽,阿娇养一段时间后,就把廖叔带到家里卖鸡,因为数量有点多,廖叔基本上带人上门收。
两人虽然是朋友,但是互相遵守买卖规则,该是多少是多少,不少一分也不多一毛。
一来二去的,廖叔也好奇阿娇怎么在山里还养了这么多鸡鸭,一问她,她解释说,自己会人工孵化,用之前的野鸡野鸭蛋孵化鸡崽鸭崽,然后和别的山民换了大一点的鸡鸭。
这种互换的行为,在山里农村很常见,廖叔也没再怀疑其他,后来干脆只在阿娇手里收活禽。
“锁好了,走吧。”
阿娇收拾了家里,出门再锁了门,门口是廖叔等着她,两人刚才带着伙计上山,廖叔的人,拿了鸡鸭先下山了。
他们每次都会租一辆手扶拖拉机,但是阿娇不习惯坐拖拉机,主要是路上颠簸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