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芝娇增加了蒸饺和蟹黄包。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蒸饺和小笼包一样,五个十个的卖,价钱也是一样。
可是这蟹黄汤包就不可能这么便宜了,娇姐知道,她是时候推出来新品种和价高的点心。
她这里不是搞慈善,想吃更好的,还要再舍得花钱。
所以蟹黄汤包,一块钱一个,并且每天晚上只有五个。
静姑姑问她,蟹黄是什么,谷芝娇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告诉她,这山涧水溪里的小螃蟹味美汤鲜,运用得当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自从吃过灌汤包,徐超远有点抑郁了,他在食堂也做了包子,虽然味道还行,里面的馅儿也足,可是就是没有灌汤包这么鲜美可口。
听说这卖包子的丫头才十八岁,她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手艺?
“怎么不可能。”茶厂的唐姐是太青山的原住民,她对太青山的人比较了解,所以唐姐肯定听过谷老二家的情况。
徐超远不解地追问,“什么叫怎么不可能?”
“当年谷阿娇的母亲就是我们这山上出了名的有一双巧手,这双手啊,可会做好吃的东西,也许是女承母业,她跟着她妈,多少学了一点。”
徐超远点了点头,跟着恍然,“等于她也有师父,她妈妈就是她的师父。”
“过去三天了,我手里才卖出去五张票,买的菜,到第二天就废了,你说说,这损失算谁的?如果你计入茶厂的支出,财务那边可能有话说。”
“不计入茶厂的支出,难道你出这笔钱?”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反正也没有盈利,先以茶厂支出来申报,万一以后盈利了,我再跟张厂长打商量。”
唐姐无奈地摇了摇头,望着离开食堂的徐超远,她咕哝了一句,“这家伙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早晚要把自己给算进去的。”
——
“嗯嗯……”王静静最近有点“不务正业”。
话说她在谷芝娇这里花了不少钱,只要阿娇出来卖包子,她一口气买了两三块钱的,这不,阿娇推出了新品种,蟹黄汤包……
“怎么样?”
“绝对物有所值。”王静静吧唧一大口,她咽下去,又要买。
“没了,刚才搞出纳的刘姐买了两个。”谷芝娇正准备收摊。
“你给你姐一个,我又买了一个,不对啊,应该还有一个。”王静静较真地问。
“出门前,我自己忍不住吃了一个。”娇姐有点难为情地笑。
“阿娇,你真是,你也嘴馋?”
“这是我的最爱,我能不馋?知遇和知念他们都还没吃到过呢,等我赚够了钱,我再给他们做。”
“阿娇,我如果有钱,天天让你给我做。”王静静擦了嘴,笑着调侃。
两人说话间,厂门口来了一人,鬼鬼祟祟的样子,看着不太像好人。
王静静认出他,故意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有些人真以为这钱就那么好赚,哼,有食堂又怎么样?还不是照样没人过去吃?”
“静姑姑,那人谁啊?”
“他啊,精怪的很,你当心一点。”王静静又压低嗓子,在谷芝娇耳边提醒。
知道她们发现了自己,徐超远舔着脸陪着笑,总算从幕后冒出来。
“哎呀,我说是谁呢,哈哈哈。”徐超远笑得比较假,所以阿娇他们也不怎么搭理他。
“静姑姑,我先回去了。”谷芝娇说着,把背篓背上,转身正要走。
“谷,谷阿娇。”徐超远赶紧跑来挡住了她。
“你干嘛?”
“阿娇姑娘,我是茶厂食堂里的徐超远,幸会幸会啊。”
“不认识你,谁跟你幸会?”
“么事,一回生,二回熟。”徐超远胜就胜在脸皮厚,败就败在爱算计。
“天色不早,我要回去了,有事明天赶早。”说着,娇姐又绕过了徐超远再往坡下走。
徐超远哪能就这么轻易放弃,他追上去,在谷芝娇身边急忙解释,“阿娇姑娘,你听我跟你说,我呢,代表茶厂食堂打算高薪聘请你。”
谷芝娇没说话,自顾自地往前走,徐超远急了,又补充,“你想想啊,你这卖完春茶期间,之后厂里没人,也卖不出包子了,到时候收入肯定少很多,不如拿一份稳定的工资,一个月有十来块,也划算啊。”
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