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饭后的娱乐,竟然是雯音开嗓后高歌一曲。
从厨房走出来的谷芝娇,盯着专注的雯音,她高亢干净的嗓子,唱歌的时候,真是太好听了。
原来真的可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啪啪啪……”
雯音唱完之后,知遇跳起来鼓掌,“不愧是我们的音乐课代表。”
“雯音,原来你除了会唱国歌,还会唱别的。”知念也拍手叫好。
太青小学没有通电,所以没有音响之类的音乐器材,每天早上升国旗,都是金嗓子雯音现场唱的国歌。
在高山上唱国歌,简直太有意境了,这等于是雯音每天都在吊嗓子练嗓子。
雯音的高音,甜美通透,具有爆发力,她还会中音,温润大气,非常有穿透力,并且她的低音也是震撼澎湃,十分的感染力。
总之,她的嗓子挑不出毛病,就是天生的。
“你们猜我跟着谁学的唱歌?”雯音卖乖地对着他们问。
“谁啊?”
“就是傻子斯全。”雯音坐在知念身边,煞有其事地说,“我有一回去山里采蘑菇,发现他一个人在山那头唱歌。”
“他还会唱歌?他不是脑袋有问题吗?”知遇好奇地问。
“反正他唱这首歌很好听,我听了两遍也就会了。”
“你听两遍就会了,是不是啊?肯定是说大话。”知遇又差一点和雯音互怼起来。
谷芝娇走过去解释,“有天赋的人,学唱什么都一学就会,你以为都跟你一样,唱个歌,就跟驴叫唤似地。”
“哈哈哈,驴叫唤……”知念和雯音异口同声。
知遇脸红了,站起来咕哝,“姐,给我留点面子好不好,我是跟我爸一样的,五音不全。”
“你可拉倒吧,爸妈唱歌也好听,你这么污蔑他,就不怕他半夜来找你聊天?”娇姐打趣地笑了笑。
这时候,奶奶也说话了,“雯音的嗓子确实好,有点像你们的姑奶奶,应该是在三十年代的时候,家里太穷了,他们只能把小女儿过继给别人养。”
“我听你们爷爷说,他的这个小妹妹,天生的好嗓子,一唱歌,那林子里的喜鹊也是飞过来给她伴奏,那田地里干活的人,听了也不知疲惫了。”
“姑奶奶这么厉害?”雯音有点羡慕。
“你们爷爷说,好在她过继出去了,要不然肯定饿死。”
“那她现在在哪里呢?”雯音特别感兴趣。
“太久了,没人知道她的去向,可能更好吧,毕竟对方是大户人家,很早就去了城里。”
谷芝娇又回到厨房烧水,她听了奶奶跟他们“讲故事”,出来又对雯音说,“雯音呐,你可别浪费了这嗓子,平时多吃梨子,润喉咙。”
“娇姐姐,也就你们支持我唱歌,其实我妈特别反感我唱歌。”谷雯音有点沮丧,“我偷偷唱歌,我妈就骂我不务正业,不爱学习。”
“三婶这么不讲道理吗?”知遇心直口快。
知念也抱不平,“唱歌怎么了?歌唱的好,也会被老师表扬啊。”
“三婶是传统的保守女性,估计也没怎么听过歌,加上老思想里,觉得唱歌的就是那些站台的戏子,比较不入流。”
谷芝娇安慰雯音,“你如果想唱歌,就来我们家,反正我们都是你最忠实的听众粉丝。”
“对对对。”知念拉着雯音的手,“我就喜欢听你唱歌,有空你教教我呗?”
“好啊,只要你肯学,也很容易的。”
“我是驴叫唤,我就不学了。”知遇摸了摸后脑勺,害羞地婉拒。
几人哄堂大笑,又被他给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