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丛中一点光。
娇姐驻足后,定睛一看,果然有人。
知念也看到了,“姐,你看看,半崖上站着一个人。”
“嗯,是个女孩子。”
“她看起来好漂亮啊。”
“这么远,你也看得清楚长相?”谷芝娇诧异地问。
“我是说她穿着的衣服,随风飘动,像山涧里迎风荡漾的映山红。”
谷芝娇瞅了一眼三妹,然后揽着她的肩膀,“等会儿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这样的裙子,大姐给你也买一条,你穿上了,肯定也好看。”
“真的吗?”知念回头仰望娇姐,一时兴奋,又一时冷静下来,“还是别了,肯定贵,会超出两块钱的。”
“哈哈哈,我把我的那份给你用,凑成四块钱。”
“姐,你真好。”知念牵着大姐的手,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山林里。
半崖的少女,穿着一身白边的红裙,裙摆有印花,看起来不单调,并且蕾丝边的翻领,看起来又高级。
这是今年的新样式,是姑姑接她去县里玩的时候,在百货大楼买的,她特别钟意。
“书巧,有灵感了吗?”
“哥,你看那边……”
男孩走上前,目光沿着妹妹所指的方向移动。
“那几个村民像是一群下山的孩子,他们笑得天真烂漫,如果把他们画出来,一定更美。”
“青山绿水人为灵,有山有水,还有淳朴的笑容,用这幅画参赛,应该没问题。”
“哥,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男孩转过来,他是女孩的亲哥哥,沈书尧。
“无论你画什么,我都支持。”沈书尧认真地说,“但是我希望你明白,不要以成败为目的,重要的是坚持初心。”
“我知道的。”沈书巧笑起来,嘴角的梨涡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俏皮。
他们被山上的景色所吸引,所以爬山踏春,和娇姐他们不同的是,沈家两兄妹虽然父母不在了,可是他们有疼爱他们的二叔和小姑。
之前,沈书尧一直跟着二叔生活,而妹妹沈书巧就寄住在小姑家里,后来书巧长大了,她不想和哥哥分开,于是就搬来和二叔住在太青山脚下的和平镇。
沈书巧年满十四,正好在二叔所在的中学读初二,沈书尧考出去后,书巧就在中学寄宿,这时,上头将二叔调到太青山上做校长,于是三人最终还是各奔东西了。
“咳咳……”
“哥,二叔又咳嗽了。”两人回到太青小学,一起加快脚步走进了二叔的房间。
“二叔,你今天不是休息吗?怎么又批改作业了?”沈书巧埋怨着说了两句,然后去给沈以安泡茶。
“三年级有个学生,数学成绩太差了,我把他的试卷又拿出来看一遍,想着明天下课了,单独教他解题。”
“三年级就这么差了吗?”沈书巧放下搪瓷杯,伸手拿起来桌上的试卷,一百分满分,这人考了二十分。
“谷知遇。”沈书巧把试卷上的名字念叨一遍,而后笑了笑,“你看他,加减也算错,列竖式解题也会错,他到底有没有好好上课啊。”
“书巧,不要随便看别人的试卷,也不要随意评论别人,这样很不礼貌。”沈以安虽然是教训,可是他并没有生气。
沈书尧就不会这样大惊小怪,面对妹妹的质疑,他反而耐心解释,“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左右脑分工不同,开发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肯定就不同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一般情况下,由人的左脑控制,或许这位同学的左脑不如右脑发达,但是没关系,他的右脑如果开发好了,同样可以在其他方面有所发展。”
“怕就怕右脑也不行……”沈书巧吐了吐舌头。
“你不是去写生吗?这么快就回来了?”沈老师不想他们继续讨论他的学生,于是故意转移话题。
“二叔,我的左脑右脑都不错,灵感已经存在里面了。”沈书巧笑着从背后搂住了二叔的脖子。
“那就好,稍后我让你哥送你下山。”
“行,我收拾一下就下山。”
看着沈书巧进去里屋,沈老师又从抽屉里拿出来二十块钱,他转头把钱递给了沈书尧,又对他交代。
“这里十块钱是给书巧做生活费的,你把书巧送回中学的时候,把钱记得给秦老师。”
“嗯,我会的。”
“另外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