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喜儿看什么都想买,家里实在是什么都缺。
围着最多人的还是卖白菜萝卜的,就连金秀兰也拉着她往那边挤。
“怎么还买白菜萝卜?”上次发的福利上千斤,还不够吃?
“我家人口多,就我家那口子那点配额,完全不够吃。”
“那你买了也没法带回去呀?”
“没事,这里都是附近生产队或者老乡家种的,他们负责送到家。”
赵喜儿:......服务还挺超前!这是她没意料到的,看来竞争挺激烈的,只有竞争激烈才会从服务上下功夫。
如赵喜儿所料,后头逛下去,整条街,大半是卖白菜萝卜大葱的。
“看到没有,我们兵团下的农场在卖。”金秀兰买的就是农场的,“我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完全刷新了赵喜儿的对这个年代的观点,她还以为农场的产出由国家包了,结果还是得自销!
“农场为什么不跟供销社合作卖蔬菜?”赵喜儿提出自己的疑问。
“嗐,合作肯定是有合作的,只是这菜得尽快卖完,要不烂地里了,多可惜。”金秀兰知道赵喜儿是从南方过来的,“你们那里冬天应该不囤菜吧!”
“嗯,我们冬天也能种菜,零下的天气很少。”
金秀兰买了三百斤白菜和一百斤萝卜、一百斤土豆才钻了出来。
最后赵喜儿跟着她买了一百斤红薯和五十斤胡萝卜。
“走,陪你逛去,你要买些什么?”
刚刚她可是看见了,赵喜儿看什么都移不开眼。
轮到赵喜儿了,不需要票的东西,对于她现在的手握几百块大团结的人来说,那就是白捡。
锅盖、锨把、水瓢、放饺子的盖点、笤帚、马勺、炕席、遮子、背筐、篮子、簸箕、笸箩、?篱、筛子、麻箩......
直到街尾,看见牲畜市场,赵喜儿又挤了进去。
小猪崽、小羊羔、小兔仔、鸡鸭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她全买了个遍。
金秀兰看着她新买了副担子,塞得满满当当,这都不算,她手里也帮她拎了不少,“......喜儿,是不是买太多了?”
刚刚还操心白菜买多了没法弄回去的赵喜儿傻眼了,自己逛起来,完全忘了这个问题,买都买了,那怎么办?
“那怎么办?”
“咱们跟农场的车回去!”
问题解决了的赵喜儿,去农场的摊位上放好东西,又带着孩子出去。
金秀兰拦都拦不住,直后悔刚才把话说早了,只得跟上。
这林团长家的,太能花钱了。
她得跟好,拦着点。
在金秀兰累得不行后,赵喜儿终于尽兴了,强强和郑凯一手一根冰糖葫芦,一手一根甜甘蔗(高梁秆)。
金秀兰手里又提着五斤猪板油,赵喜儿手里则是一包土布和一提兜的千层底。
买千层底的时候,金秀兰认为完全可以自己做,花钱买简直是糟蹋钱。
但赵喜儿理直气壮说她不会!
金秀兰说她会,她帮她做。
赵喜儿不听呀!能花钱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欠人情呢!
看着她花钱如流水,金秀兰痛到无法呼吸。
“你这样花钱,林团长回来会不会说你?”
“我又没花他钱。”赵喜儿花的可是她的稿费和见义勇为的奖金,再说了,她买的这些都是家里需要的,又没乱花。
“你知道哪里有打家具的吗?”赵喜儿没在集市看到卖大件的,家里没个沙发,来客人老坐书桌旁,不方便!
金秀兰那根名叫省钱的雷达竖了起来,干脆利落地摇头,她不能让赵喜儿再花钱了,至少在林团长出任务这段时间不能再花了,要不然林团长回来给赵喜儿气受怎么办!
她不能看着赵喜儿犯错误!
“行吧,今天就到这吧!”赵喜儿今天是逛尽兴了,也了解了这种集市卖些什么,以后缺什么也能找到地方买了。
晌午时候,赶集人陆续散去,农场卖蔬菜的车空了出来,有好几个回大院的妇女在这等的,包括之前的谢巧梅三人。
看到赵喜儿大包小包,眼神隐晦地交流着!
下了车,大家打完招呼,各自回家。
金秀兰等谢巧梅几人离开,连忙叫赵喜儿去家里吃饭去。
“不了,早上我做了中午饭,放在炉子上热着呢,回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