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一些布,给孩子做几件衣裳吧!”
“不了,太新了,太惹人注目。”凌雪茹拒绝了,这会给对方带来麻烦,她不希望一个好人受牵连。
赵喜儿蹙眉,确实,他们不适合穿新衣裳,可布都买了。
“那我想办法,给孩子弄几件旧衣服改改,孩子出生了,总不能天天光着吧。”哪怕现在是夏天,那也不好看呀!
凌雪茹感激一笑,擦掉眼泪,“好,谢谢。”她确实需要,又无门道弄衣服,只能接受。
心中暗想,如果能离开这里,她一定加倍偿还。
赵喜儿最终还是坚持给孩子量了下尺寸,掏出做饭时藏起来的一茶缸子粥,“拿去吃吧,孩子需要营养。”
“谢谢。”
凌雪茹除了谢谢,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读了这么多书,才知道“谢谢”两个字看似单薄,其实沉重。
他们被下放到大林村已经大半年了,除了劳作就是劳作,没有人把她当成一个孕妇,该干的活从来没有少过,只是相对轻省些。
赵喜儿是她来到这里后,收到的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善意。
“嗐,别老谢来谢去,没完没了了,我先走了。”
趁着夜色,赵喜儿回去了,黄玉娟与林露坐在水井边,一边聊天,一边洗衣裳。
两人笑意晏晏,林露见她进来,笑容一收,冷着张脸。
赵喜儿跟黄玉娟打了声招呼,进了厨房,很意外,锅里竟然温着一锅热水。
黄玉娟用手绢擦着手上的水,“我见你没回来,就先给你温着,快洗,免得一会凉了。”
“谢谢。”
黄玉娟笑了笑,去晾晒衣服了。
赵喜儿洗完澡进来时,黄玉娟又在写她的日志。
她不去打扰她,拿出布和剪刀,准备裁布。
俩人各自忙各自的,倒也挺和谐。
赵喜儿有冰箱是不愁吃的,甚至还有很多,可也架不住冰箱贴一直不发布任务,东西只会越吃越少。
赵喜儿正愁着时,冰箱贴一大早就更新了。
【挖一篮子野菜。】
这次没说是帮郑凯挖的,可她也不想挖回来给婆家人吃,到最后也是送给小可爱的。
作为一个农业大学毕业生,对植物的了解可比农民还强。
大林村大概方位是在粤省,粤省的八月,野菜有马齿苋,但当地人一般不吃。
南方并不缺绿叶菜,只是良田都用来种水稻花生和大豆,家家户户种菜只能自己另开荒地,基本上边边角角都会用来种菜。吃不完就全部晒干,也算是一道美味。
说干就干,赵喜儿拎着个篮子和小锄头就出门了。
张香兰起床,没有见到赵喜儿,气得眼都瞪直了,昨晚睡觉前想了几百个安排赵喜儿去干活的理由,全部憋在胸口。
憋得她胸口痛!
至于她昨晚留着给赵喜儿洗的衣裳,为了不放臭,不得不自己赶紧洗掉,她也没有几件换洗衣裳。
八月的清晨,空气被烫得扭曲。
马齿苋性喜高湿,耐旱、耐涝,具向阳性,喜肥沃土壤,生于菜园、农田、路旁。
赵喜儿一边往山上走,一边时不时弯腰挖一下。
到生产队出来上工时,她已经挖了半篮子。
“喜儿,挖这些野草做什么?家里要是没菜吃,上我那去割,别跟婶子客气。”
对于这种阴阳怪气,赵喜儿不搭理,反正原主是个面瓜,不爱说话。
她不说话,别人只会认为她没脾气,并不会认为她没礼貌。
除了马齿苋,她还挖了一些野苋菜。
山坡上还有一丛一丛的野葱,这些基本上没人吃,因为长得比家葱矮小,摘起来麻烦。
现在家家劳动力都在生产队里上工,半大的孩子都要去帮忙,再加上,南方也不缺这点葱吃。
山坡上到处都是。
赵喜儿不嫌弃,去掉蔫掉的叶片,放进篮子里。
野葱煎鸡蛋不要太香了,光想想,就流口水。
因为黄玉娟在,好几天没吃着好的赵喜儿,光是闻着野葱的香味,就忍不住。
没一会,篮子就装不下了,赵喜儿喜滋滋拎着篮子往山下走,根本没注意路边草丛。
突然,蹿出一道人影,捂住她的嘴,往草丛里拖。
赵喜儿一惊,草,这里距离村里也就几百米,这人是狗胆包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