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去做什么了?”她看向一旁的人。
“看看就知道了。”他一脸平静。
见二人过来,夜南和夜北一扫脸上的疲累,换上一副姨母笑,心中暗叹,我们容易么,为了主子的幸福,不惜上郡城做了一回大耗子。
麻袋打开,夜南从里面取出二十把弓和一捆箭,朱七七欣喜若狂,双手抓着楚璟的胳膊摇晃,嘴里不忘说好听的话:“你真是太好了,我要如何感谢你呢?”
一抬头,便直直撞进楚璟那双幽暗的眸子里,他的眼睛好似漩涡,要将她吸进去,在这一瞬,她想起了前世那个人,好像很久没有想起过他了。
慌忙松开双手,一抹绯色悄悄爬上耳根。
再抬头,他已经转开了视线,好像刚刚的那一幕只是她的错觉。
细细想来,似乎是从楚璟送她回下龙塆开始 ,她再没有把他当成他。
现在看去,他也不是他,付霆舟热烈奔放,楚璟清冷内敛。
“要谢我?”他突然出声,打断她的思绪。
“嗯?你想要什么?”察觉到刚刚的动作有点刻意,她又扬起一个笑容。
“会打络子吗?”他指着腰间挂着的一枚玉佩,那是一枚雕刻精美的龙凤团纹白玉佩,与之前他送给她的那枚质地相似。
打络子?那不就是如意结嘛,前世她拍摄传统文化短视频时,有一期主题就是如意结,如意结有几十种编法,能编出上百种花样,到她那时代,可谓是集合了老祖宗五千年的编绳技艺。
打个络子么,小意思!
晚上睡下前,她摸到父母房里,杨氏擅刺绣,有不少丝线,只不过近几个月被女儿拉着训练,没有时间绣,况且家里也不再需要以此补贴家用,便搁下了。
杨氏端出一箩丝线,颜色还挺丰富的,一小扎一小扎的,理得十分整齐。
朱七七最后挑选了天青色的,搭配白色的玉佩刚好,那人喜欢穿黑色的衣服,以他清冷的性子,也不适合过于艳丽的颜色。
她又向杨氏请教时下流行的络子款式。
“小七,你怎么会想着打络子?”杨氏有些好奇,以前的小七从不会学这个,现在她管着一大帮人的生计,也没多少时间啊。
“咳!那个,阿娘,我最近得了一把剑,想给剑柄上打一个络子。”
“丫头,打络子是你阿娘的拿手活,哪用你学,让你娘帮你打。”朱相桂在灯下看书,听到母女二人的话,笑着对女儿说。
“阿爹,阿娘,女儿从没学过女红,以后会被人笑话的。”她连忙扯出一个理由。
“那好,娘教你。”
夫妇二人是这时代传统礼教洗礼下的人,女儿的话十分符合他们的观点,杨氏当即仔细地教她编绳的手法和样式。
原来,时下流行网袋式的络子,多以梅花结或方胜结连接而成,朱七七本就会编绳,看一遍便记住了。
回到房里,她整理好丝线,网袋式的如意结太过繁杂,样式也不够大气,等她编好一个天都快亮了。
思索一番,拿定主意,说干就干,只见丝线翻飞,素手舞动,不过两盏茶的功夫,一个八瓣团锦如意结便编好了,中心用八回三层手法编上了一个璟字,底部坠上细细的流苏,整个络子小巧灵动,造型简洁大气。
翌日吃过早饭,二人去往后山训练基地,准备挑选二十人组成弓箭队。
朱七七有意落后一步,还不待动作,楚璟便回头挑眉看向她,好吧,本来还想搞点神秘感,这人盯得也太紧了,她只好从袖子里掏出编好的如意结。
只见一只玉葱般的手伸到眼前,指尖捏着一枚天青色的络子,楚璟凤眸睁大,卷翘的长睫下似漫天星辰闪烁。
他接过放在手心,仔细端详,当看到中间的字时,唇角弧度不可抑制地放大,眼里的光华瞬间似烟花绽放,熠熠生辉。
“这是你打的络子?”他声音暗哑,难掩心中感动。
“是啊,不喜欢吗?是不是太简单了,要不我重新打个复杂点的。”她听到他声音不太对,以为他不喜欢,作势要拿回络子。
“喜欢。”他五指飞快合拢,取下腰间的玉佩递给她。
朱七七识相地帮他把打好的络子系在玉佩上,上端换上编好的吊绳。
楚璟接过在手里轻轻摩挲几下,这才系回腰间,双手抬起左转两步,又右转两步。
“好看!”瞧着自己的杰作,她开心地双手拍在一起,这人皮相好,老天爷赏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