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太和罗氏一起将她采摘回来的香料分类倒出,放在前院屋顶晾晒,这些不便被外人知晓。
厨房里,午饭差不多做好了,她将衣兜里的蘑菇倒在木盆里,对正在做饭的二人说:“娘、二伯娘,快看我找到什么好东西!”
杨氏放下锅勺,看见木盆里的蘑菇,吓得脸色苍白:“这!这东西万万不能吃!”
胡氏走过来,一见是蘑菇,表情与杨氏如出一辙。
看着二人的神色,朱七七哑然,这蘑菇在前世卖得可贵了,她还拍过几期采蘑菇的视频呢,她亲自采摘,亲自烹饪,每回都吃得干干净净,怎么就不能吃呢?
胡氏怕她不懂,连忙说:“很久以前有人采了蘑菇回家做菜,吃完口吐白沫,浑身抽搐,最后全家人都死了,一个个全身乌青,死相可吓人了!”
杨氏跟着点头,接着说:“这种事情在大楚很多地方都有发生,吃了蘑菇的几乎都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敢吃蘑菇了!”
听完,朱七七还想再争取一下,再三保证这蘑菇没有毒。
可二人无论如何也不肯煮,也不准朱七七煮,这种涉及全家老小生命的事情,她们可不敢有丝毫大意!
最后,她只好无奈地全扔了。
傍晚时分,昨日订下的四口大缸和十个酒坛终于送来了。
紧跟着,朱铁匠送来两口先打好的大锅,按照朱七七的要求,每口铁锅直径约五尺,安在土灶上大小正好。
晚饭后,等众人散去,朱七七便开始对昨日买回来的二十坛浊酒进行二次蒸馏。
今日新泡的高粱需要时间发酵,即便再快也要十天左右,现下只能用这个办法做出一批白酒,味道虽不如用粮食直接蒸馏出的酒香,但也比那些浊酒强了数倍。
她先将木甑放在一口大铁锅上,用泥将木甑和锅之间封死,锅旁放置一个四脚木架,木架上方是一口大缸,大缸和木甑上分别开有一孔,中间用一根手腕粗的竹管连接,再将事先定制的浅缸放在大缸上方,当作天锅用来冷却水蒸汽。
大缸的下方有一孔,插上一根细竹管作引酒用,最后在木架的下方放置一口酒坛用来接酒,一套蒸酒设备便基本完成。
接着,她把一坛坛浊酒从木甑上方倒入锅中,加入与浊酒等量的山泉水,用盖子将木甑盖紧,就可以点火了。
全家人围在四周观看,一次次被朱七七的行为震惊,竟然还能这样做白酒?
又都很自豪,如此聪慧的孩子,不愧是全家众星捧月般宠了十几年的宝贝!
随着蒸气上升,一桶桶冷水倒入天锅中替换热水,细细的酒液如清泉般从酒槽流出,酒香溢满整个屋子!
大半个时辰后,二十坛浊酒,变成了两坛纯净无睱的白酒。
此时的酒液酒精度数,约摸在五十多度左右,若是将此酒拿出,当下喝惯了七八度酒的人可能会不太习惯,并且她后期还要推出品质更高的白酒。
为了给市场一个接受的过程,她盯着出酒口直至接出的是蒸馏水才作罢,两坛酒经过调和,约摸有三十度。
朱七七倒出两碗,给大家分尝。
众人只见碗中酒色纯净,闻之气味芬芳。
朱老爷子差不多有十几年没有喝过酒了,年轻时家境宽裕,逢年过节桌上都能摆上一壶酒,自德昌年末至今,赋税逐年增加,饱腹尚可,哪有余钱买酒喝。
朱相勇和二郎倒是喝过几次酒,有时遇到富裕的主家,也会给他们这些工匠添上一杯水酒。
时下如他们这等身份,饮过的酒也都是下等酒,酒体浑浊,口感酸涩。
即便如此,大部份人还是喜爱饮酒,因为饮过之后会让人身心愉悦,还能解乏暖身。
朱老爷子率先尝了一口,只觉满嘴清香,入喉有一股微微的灼热之感,而后便是淡淡的回甜。这!他从未喝过如此好喝的酒!
朱相勇和二郎品过后也连夸此酒甚好。
“妙啊!原来酒是如此滋味!”三郎饮完大呼,眼中光亮闪动。
其余人饮过后感触和表情各不相同,他们虽不懂酒,但也知道此酒定是不差的。
众人劳累了一天,此时见酒已酿好,与客来安的约定已经达成,便都安心地歇息去了。
亥时中,杨氏过来叫醒女儿。
没办法,她对这没有钟表的时间一时还把握不准,只能使人提醒。
朱七七披上衣裳和杨氏来到酒坊,将五十斤上好的稻壳清洗干净放入木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