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外,吏部尚书赵括与刑部尚书何申,两人并肩前行。
“赵大人,老夫怎么感觉这五皇子漏洞百出?”
“何大人,听说花满楼又来了批新茶,还全是嫩尖,要不去瞅瞅?”
赵括转移话题,满眼含笑的看着何申。
“走,去瞅瞅!”
两人很快来到花满楼,不过是走的后门,进门后何申顿时两眼放光。
“这茶,确实不错!”何申说着,还不停搓手。
赵括正要去看喝哪杯,突然被何申拉住:“这茶等会儿再喝,老夫心中有事,要是不弄明白,这茶喝着容易吐。”
赵括白了他一眼,索性带他走进一处包房。
“天天就你事多,说吧!让老夫听听,究竟是什么事让你连新茶都不喝。”
何申眉头紧皱,手指敲击桌面:“这五皇子生性胆小如鼠,昨日薨落,今日又活转过来,还一梦千年。老夫说什么都不相信,你说这皇上为何没有一点怀疑?”
赵括闻言发出大笑,轻拂胡须,言语充满调侃:“哈哈哈!既然何大人不相信,为何刚才不当着皇上的面提出质疑?”
“少打趣老夫,老夫知道你脑袋转的快,给我分析一下这里的弯弯绕绕!”
赵括笑着摇摇头,起身走到门口,看看外面确实没人,又将房门关好,检查几遍,确定无误后才转回坐下。
“这五皇子只是胆小,又不是傻,他这是在自救,但同时又在送死。”
赵括这句话让何申迷糊了,有些不解:“这又从何说起?”
赵括看着何申,拿起茶壶给二人各倒一碗茶。
“三皇子大败北凉,杀的北凉丢盔弃甲,大胜而归!这一仗打出大夏之威!在百姓心中三皇子的风头已经盖过太子!但三皇子人还没回盛京,这要造反的信息却铺天盖地。”
“你说这事老夫知道,可这事跟五皇子又有何关系,又谈何说起自救?”
要说五皇子跟造反有关,何申打死都不相信。即使三皇子真的要造反,随便找个士卒都比林天翔强,最起码会一身杀人技。
赵括环顾四周,身体向何申微倾,小声说道:“老夫问你,三皇子造反谣言从何而来?”
“还真不知道!”
何申确实不知道这谣言究竟从何而来,不仅是他,整个盛京估计都没人知道。
赵括看着何申,再次问道:“何大人,那三皇子造反的谣言对谁最有益!”
“太......!”
何申刚想说是太子,话还没说完就被赵括打断:“太多疑问是吧?”
何申立即反应过来,端起桌上茶碗,脸上尽是复杂之色。太子纵使资质平平,但有舅舅和丈人辅佐,只要不搞事,那皇位注定是他的。即使他想不到这点,叶衡和秦震江肯定能想到,这些都是官场老油条。此时三皇子凯旋而归,又深得皇宠,人还没入盛京,造反谣言如同雪花飞满,引得民意大怒,对太子来说没有一点益处。
(秦震江,国公,女儿秦雪凝,太子妃)
三皇子征战北凉,且不说战功赫赫,就这千里之距也无法操控流言。其次,三皇子为人刚毅,绝不可能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就算三皇子有心扳倒太子,现在时机也不成熟,并且他手握重兵,既使让皇帝猜测流言是太子所放,也会对他加以防备。
既然这谣言对太子和三皇子都无益,那就只剩下二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同贤妃张氏所出,张氏背景滔天,和皇后不相上下。
其三个哥哥,都位高权重,大哥张辽镇西候,手握五十万大军镇守西突边境。二哥张开明,太子太师。三哥张有德,太子太傅,二人位居三公。
“赵大人,老夫是越想越糊涂!难道二四皇子有帝位之心?”
赵括摇摇头,抚着胡须笑道:“没有,这两位皇子连朝都不上,更别提坐那个位置。”
“难道是五皇子?他有什么资格与那几位相争?”何申还是问出他最不愿相信的问题。
“啪!”
何申刚说完,赵括突然拍手,将他吓一跳。
“干嘛一惊一乍?吓老夫一跳!”
见何申受惊的表情,赵括顿时大笑:“哈哈哈,我的意思是何大人说到关键了!”
何申满脸不可置信:“难道真是五皇子诋毁三皇子?”
“非也!非也!”赵括立即摇头晃脑,“何大人你这样想,我们抛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