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誓师大会刚过,各种高考研讨会就在全国遍地开花。各个部门八仙过海,请来高考备考名人汇聚到省城,讲解着自己对今年高考题的推测。
一高也派出几路人马,到外地打探可靠的消息,期望能有人猜中某学科高考题。
郭新天颇有活动能力,在去省城开高考研讨会时,省基础教研室请来了享誉全国的翟霖教授,他是备战高考专家,出版的《高考数学习题集》是高中生最喜欢的书,大家几乎是人手一本。他的书能让学生做题做得废寝忘食。他的解题思路总能给学生一次次惊喜。他是桓江流索青云他们当之无愧的偶像。
在研讨会上,郭新天带了一个照相机,拍了很多张翟霖正在讲座的照片,他从中选了最满意的一张寄给他。从此俩人就成了好朋友了,彼此书信往来不断。
今年郭新天把翟霖请来了,他要给同学们进行一次应对高考的讲座。
大红海报三天前就贴了出来,本来郭新天想在一个星期之前就贴出来,但是,又怕翟霖的档期多,时间长了中间有变化,就在三天前再次确认了之后,才敢把消息公布出来。翟霖本来是去省会城市进行讲座,下到县城来是第一次。
金城一高是一片瓦房,井字院有点儿像北京的四合院,看着也亲切,没有生疏感。整座校园建筑还保留着建国初的原始风貌,没有改造过的痕迹。
学校没有大礼堂,只能在操场开讲座了。
讲座从八点正式开始。听讲座的全部是高三学生和全体数学老师。
金城一高的学习气氛很浓,由于学校的地理位置偏远,不靠国道,交通不便,因此,过去很多年都没有请来过北京的专家。
足球场上一片碧绿的三叶草,北端球门处放了一只大黑板,黑板放在架子上,离地有一米高,桓江流他们坐在最前面。
本来安排的座位女生在前面,男生在后面,可是,桓江流找到郭新天说他要给翟教授擦黑板。
郭新天说,你就坐在最前面吧。于是他就和江丽华坐在了第一排,索青云坐在了他的后面。
翟霖一米七的个头,略瘦,厚厚的眼睛片后面那双眼睛特别锐利,人显得矍铄干练。
大家都以为翟霖会抱着一摞厚厚的讲稿,谁知道他竟然什么都不带,就空着手走到黑板前,随手一画就是个标准的圆,或者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不借助任何教具。
他随手一写就是一道让大家深感兴趣的烧脑的大题。
桓江流跟着他的思路一路走过去,忽而走进了重重迷雾,又忽然阳光乍现,再接着又迷雾四合,正在迷茫处,被他轻轻挥手便又云开雾散,随之而来的是兴奋不已。
写满一黑板之后,桓江流忙跑过去帮翟霖擦黑板。黑板擦的干净而快,为的是节省时间让翟霖多讲几道题。
翟霖看着桓江流擦黑板的动作就笑了,他说这速度就像科幻片,快而准。他说,这学生太聪明了,知道什么时候时间最宝贵,孺子可教。大家都对他啧啧称赞,索青云两只小手悄悄拍着。郭新天也竖起大拇指。
讲座进行了将近四个小时,桓江流听得如醉如痴,很多疑惑都被他一一化解了。真是有陶渊明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讲下道题时,翟霖讲到中间步骤突然停了下来,他说,他在多个学校都是在讲到这一步时,要停下来让同学们思考下一步该怎样进行,谁愿意上来接着我的步骤写下去,有的学校能有个别学生写出来,大部分学校没有一个同学能把下面的步骤写好。
翟教授说着举起粉笔向下面示意,鼓励在座的学生能有一位勇敢地走上前来。
郭新天看着这道题皱着眉头,然后摇摇头,明显他没有想好下面该怎么算。
这时,人群里有人喊“桓江流”,大家都齐刷刷向桓江流的方向看过来。
接着又有人喊桓江流的名字。大家一起给他鼓掌。
翟教授看出来了,他把粉笔交给他,笑着鼓励他:“不要怕,做不对是正常,做对了是非常。”
桓江流接过粉笔,站在这道题前沉思着,大家都悄无声息看着他。
忽然,他好像来了灵感,扬起手在黑板上快速写着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直至最后把答案计算出来。然后扭头看着翟教授,等待他的评判。
翟教授忽然高高扬起双手使劲鼓掌,紧接着,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待掌声停息,翟教授竖起大拇指大声说道:“了不起,了不起。这是我见过的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