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胤禛的全力支持下,我开始着手研发TNT炸药。首先,我们需要从松香中提取甲苯,这在现代是一个工业化过程,但在清朝,我们只能依靠土法来实现。
我召集了工匠,向他们解释了提取甲苯的基本步骤。“我们需要将松香加热,使其挥发,然后通过冷凝来收集甲苯。”我一边说,一边示意工匠们准备所需的工具。
在太子府的工坊内,我们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一个大铁锅被放置在火上,里面装满了松香。随着温度的升高,松香开始熔化,散发出阵阵香气。
“大家注意,火候要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我指导着工匠们控制火势。
然而,第一次尝试并不顺利。松香燃烧得太快,产生的烟雾让我们眼泪汪汪。我立刻让工匠们加水灭火,以避免火灾。
“李明公子,这样真的能行吗?”张师傅擦着眼泪,显得有些沮丧。
我坚定地回答:“张师傅,科学研究总是充满挑战。我们只需调整方法,定能成功。”
我们重新设计了蒸馏装置,使用文火慢慢加热,确保松香能够均匀挥发。经过几次尝试,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甲苯蒸气通过铜管,缓缓进入冷却装置,在那里冷凝成液体。
“快看,那透明的液体就是我们需要的甲苯。”我指着从冷凝装置中滴落的液体说。
工匠们惊奇地围观着,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方法提取物质。甲苯一滴滴地被收集到一个干净的容器中,虽然产量不高,但足以满足我们初步的实验需求。
提取甲苯成功后,我们面临了新的挑战——合成TNT。在现代,这是一个精细的化学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我们没有温度计,没有压力表,只能依靠经验和首觉。
我指导工匠们将甲苯与硝酸和硫酸混合,开始了硝化反应。这个过程风险极高,任何不慎都可能引发爆炸。
“大家一定要小心,每一步操作都不能急躁。”我反复叮嘱着。
第一次硝化反应失败了。甲苯和硝酸的混合产生了剧烈的反应,差点引发爆炸。我和工匠们迅速撤离,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李明公子,这太危险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一位年轻的工匠颤抖着声音问。
我深吸了一口气,坚定地说:“我们不能放弃。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我们必须从错误中学习,改进方法。”
我们重新审视了整个过程,发现是冷却不足导致了反应过激。我们改进了冷却装置,增加了水和冰块的用量,并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我们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TNT。当第一枚TNT炸药在试验场上成功引爆时,那巨大的威力让所有在场的人都震惊了。
在成功合成TNT之后,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将这种强大的炸药应用到实际的军事中去。我和胤禛都明白,TNT的威力如果能用于炮弹,将极大提升我军的战斗力。
我召集了工匠和军械师,讨论如何将TNT装填到炮弹中。“TNT的威力远胜于黑火药,但同时也更敏感,我们必须要确保其安全性。”我严肃地对工匠们说。
张师傅皱了皱眉,提出了他的担忧:“李明公子,炮弹在发射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和压力,我们如何保证TNT不会在炮膛内意外引爆?”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和工匠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尝试了不同的装填方法和炮弹设计,以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良,我们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炮弹。这种炮弹使用了一个特殊的装填结构,能够在发射时保护TNT免受过度的冲击和热量,同时确保其在击中目标后能够可靠地引爆。
在一次夜间的试验中,我们来到了靶场。一枚装填了TNT的炮弹被小心翼翼地放入炮膛中。我亲自点燃了引信,随着一声令下,炮弹呼啸着飞向远方的目标。
“轰!”远处传来了一声巨响,火光映红了夜空。我们设计的炮弹不仅成功发射,而且在击中目标后产生了惊人的爆炸效果。
工匠们欢呼雀跃,张师傅激动地握住我的手:“李明公子,您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明白,这只是第一步。要将这种新型炮弹投入量产,还需要克服许多技术和工艺上的难题。
胤禛在得知试验成功后,立即下令加强保密措施,并命令我开始小规模生产这种新型炮弹,用于装备精锐部队。
“李明,你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