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回去了?”
君长黎看着已经整装待发的沐宸和瑞瑶,心里涌上一股难受。
沐宸蹲下身子,和君长黎平视:“我们在人族逗留太久了,会改变你们的气运。”
君长黎低下了头,闷闷不乐。
瑞瑶弯下腰,手搭在她的头顶,轻声安慰她:“小阿黎,实在是想我们了就敲三下海螺吧。”
三个人的友谊,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也建立了起来。
“我知道了。”
瑞瑶朝她张开了双臂,笑颜如花:“那……不给我们一个离别拥抱吗?”
君长黎一头栽进瑞瑶的怀里,声音闷闷的:“嗯,再见。”
两人笑着告别,君长黎站在城墙上,远远的目送他们离开。
落北华看出她的不舍,将自己的手轻轻搭在君长黎的肩上:“殿下,早日长大吧,长大就能去找他们了。”
这一个月君长黎时不时就往宫外跑,一开始都以为他只是童心未泯,但时间一久,都知道了沐宸和瑞瑶的存在。
在落北华看来,她能交到外族人为友,对她往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君长黎目睹那两个身影越走越远,直到彻底消失不见,才幽幽开口:“太傅说的对,我会长大的,我会再见到他们。”
“那,殿下,我们回宫?”
“嗯。”
沐宸瑞瑶离开的不久,为了防止思念过甚,君长黎开始早出晚归,和皇帝同一时间醒,早早的去习武,随后去太学院,下午就去找皇帝学习帝王之术,睡前再看看兵法。
一连好几天都是这个情况,看得乳娘和莲花一阵后怕,但后来时间一长,也没发现君长黎有什么不适,就没说什么。
时间很快便过去,八年的时间,让一个可爱的小娃蜕变成玉树临风的太子殿下。
这八年的时间,君长黎学习了很多,心智也成熟了许多,渐渐明白了身为太子和人皇的职责,也明白了皇帝的不易,父女两的关系也有了缓和,但皇后那边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这八年的时间,君长黎一直和沐宸瑞瑶两人保持联系,每逢到了生辰当日,一入夜,两人都会出现在君长黎的东宫里,三人在院子里把酒言欢,看星星赏月亮,分享着自己的趣事。
在皇宫里,兄弟姐妹对她态度依旧,但有一件事,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在沐宸瑞瑶离开后的小半年里,贵妃传出有孕的消息,十月怀胎,在那年初雪刚降的日子里,九皇子降生。
这事君长黎没有关注,直到在她十二岁的生辰宫宴上,她才知道自己又有一个弟弟。
皇帝九个孩子,君长黎排第五,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排名第三的那个孩子早夭,没活下来。
这个新的皇子,就排到了最末,据说他降生当天的月亮很圆,又是在初雪,被父皇赐名——月白。
第一次见君月白时,他脸圆圆的,脸上带着冻红的红晕,乖巧的坐在皇贵妃的怀里,圆溜的眼睛直盯着君长黎看。
因生了龙子,贵妃一夜之间,母凭子贵,成为了皇后之下,唯一的皇贵妃。
宴会时,她抱着君月白坐在了皇帝的右边,帝后同坐,而自己坐在了皇帝的左席。
四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说话,丝竹声里,君长黎隐约能听见君月白问自己的谁,作为太子,功课繁忙,没怎么专门和兄弟姐妹们见面,君月白不识得自己确实很正常。
在得到答案后,常年习武,听力很不错的君长黎,听见了一声很细小的声音,是君月白隔着很远叫她皇兄的声音。
从此之后,君长黎身后多了一个小尾巴。
她去太学院,君月白就在宫女的陪伴下,乖乖地坐在最后,不打扰其余人。
她去习武,君月白就会在一旁,用着他那奶声奶气的声音给她喊加油。
她去给母后请安,君月白也带着宫女一同前往给国母请安。
她在宫里书阁看兵书,君月白就会安静的坐在不远处,听着宫女小声地讲话本。
君月白很粘着自己,君长黎知道,但见识到自己兄弟姐妹面一套里一套的经历,君长黎对兄弟情已经不抱期望,他爱跟就跟,自己除了基本的教养,不会给予任何回应。
在君长黎十二岁时,受皇帝之命前往灾区,体恤民情。
皇帝知道君长黎对自己的身份一直很迷茫,因母后不喜,兄弟姐妹的虚假而产生了抵触,她需要去一趟民间,去亲眼见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