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武昌的李正照就开始帮侄子物色一门好亲事,唯一的哥哥去世后他理所当然的要承担起大侄子婚事的任务。他是一个开明的官僚,思来虑去,与其托人来回打探,不如让两个娃娃直接见面。当然,在这个礼教严格的时代肯定不能以见面的理由见面。想到再过几日就是知府母亲七十大寿,于是他分别写了两封信。一封致信嫂子,让李肖然去襄阳知府家替代自己拜访知府大人,并为其母祝寿。另一封写给知府,说自己公务缠身,实在脱不开身,让自己的侄儿李肖然替代自己为老母祝寿。
收到信的双方自然明白其中的奥妙。虽说是门当户对,但这边是唯一的千金,那边是继承李家产业的大少爷,万一对方身体相貌有怪样也着实不能愿意。不如趁这个机会把最后的隐患排除。这样万一出现问题也避免了日后的尴尬。
襄阳身处交通要塞。有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代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汉江水三面绕城、背靠群山、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城坚将广,明末各股流寇眼下并未染指此处,所以襄阳城还是一副较为繁华的景象。
李肖然乘坐自家的商船带领石忠明等五十名亲兵从水路而来,他这次做了充分的准备,襄阳事宜完结后要继续前往武昌见何大华然后顺长江入海直到澳门。
到达襄阳时已是天近黄昏。他带几个人在城内一家客栈入住,留下几名亲兵看管寿礼后便带着石忠明到附近街上找最正宗的襄阳牛肉面馆去。石忠明对这里的地形很熟一边领路一边道:“大人,这襄阳可比咱们谷城繁华太多了。你看这天都黑了,街面上还灯火通明。看这样子,王府拐角处那家牛肉面馆应该还未打烊。”
李肖然此刻已是饥肠辘辘,加紧了步子回道:“早就耳闻这家面馆味道最正宗,今日专门前来也就是为了一饱口福啊!咱们快点,万一关门了就可惜了!”
二人加快了步伐,转过两个小巷很快就来到这家牛肉面馆。因为时间已晚,客人并不多。李肖然挑了一个僻静的靠窗位置要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并让店主烫了一壶上好的老酒和石忠明大口朵颐起来。
酒进口绵柔、肉烂而不腻、面劲道爽口!这种老字号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确实不是浪得虚名。李肖然酒量不大,几两下肚已经有点晕晕的感觉,这感觉让他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一种发自心底的舒爽弥漫全身。
此时一阵脚步声从楼上传来,李肖然抬头一看,三位白衣少女正从楼上包间走了下来。三人衣着华贵,明显不是寻常人家。两旁的少女虽然很漂亮但更多的是一股英气,中间那位头戴纱巾看不清面貌,单从身材来看是三人中最纤细的。
“哎呦,这三个妹子长得真俊俏啊!中间那个纱巾拿掉让小爷看看。。。。。”一个喝的醉熏熏的兵痞从门口的桌子上站了起来,伸手便要去撕中间那个姑娘的面巾。可手还未到面纱少女一米的位置,这醉汉就被一旁的少女一脚踹倒。。。。。袁靖看得清清楚楚这一脚正中醉汉面门,醉汉本来就重心不稳这一下立即摔了个四脚朝天。与醉汉同桌正看笑话的四名兵痞见状拔起腰刀朝三名少女围来。一名浑身刺青的兵痞骂骂咧咧的嚷道;"他妈了个巴子!老子在外边拼死拼活剿杀流寇不就是为了保护你们不被流寇糟蹋吗,今天爷看看就不行了!妈的,老子不但要看,还要摸摸!”
两旁的白衣少女眼中并未惧色,头戴纱巾的少女开口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们调戏民女,与流寇有何区别!这可是在王府脚下!你们是想以身试法吗!”
“哈哈,这黑灯瞎火的老子就是以身试身又有何不敢!你们三个小爷我都要了!”一名瘦小的兵痞酒精上头狂妄的喊着,引来其余兵痞大笑起来、、、、两旁的少女听后突然拔出腰剑紧紧护卫着面纱少女,五名兵痞也拿出腰刀步步紧逼而来、、、、、
李肖然此时突然拍案而起:“尔等身为军人、竟然在皇城脚下公然调戏民女,这可是掉头的罪名!视大明律为废纸吗?放眼荆楚也只有左良玉的兵马敢如此放肆吧!这里距离襄阳王府不到一百米,你们若敢造次能跑出这襄阳城吗!”
五名兵痞见此人竟然直呼左良玉大名一时不知深浅,而且若真打起来确实向他所说出不了襄阳城就要被抓住,酒意已醒了大半,再加上看到他身后一名大汉拉满的劲弓正对准他们,一时间再也不敢向前。一名尚清醒的兵士见势不对,拉着其余几个兵痞骂骂咧咧的走出了面馆。
蒙面少女款款走到李肖然面前,轻轻拉开面纱,一副旷世容颜瞬间占满李肖然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