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秋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落秋中文网 > 重生大明之理想世界 > 第6章 扎根老家

第6章 扎根老家

女儿山铁厂终于等来了能承受更高温度的黑滑石坩埚,李肖然仔细看了看这坩埚确实是用黑滑石和粘土按照一定比例烧制而成的完全符合需求。下一步就是修筑坩埚炼钢的炉子了。有了后世多部穿越的经验这炉子制作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所需材料耐火砖、人力鼓风机、焦炭、炉桥都是目前铁厂现成的。

为了保密考虑李肖然和张磊只挑选了2个在厂里干了大半辈子的老工匠作为帮手。第一个炉子按照李肖然的设想很快造好了。这种炉子能放六个坩埚。熬制一个小时后有一个坩埚竟然炸裂了,李肖然让工人把炸裂的坩埚存放起来,分析原因。好在其余的坩埚都承受住了考验。

两个半小时后,第一炉钢水烧成,李肖然让铁匠用造出来的钢做了个简单的弹簧,结果用了十几次弹簧的弹性就减弱了不少,这证明第一炉钢不符合要求,甚至远不如以前炼制的上等苏钢。

忙碌了几天的张磊看到后失望的说道:“这出钢速度是快了好多倍,但钢材质量也太差了,是啥原因呢?”

李肖然很淡然的接道;"方法和工具都没啥问题,我想应该是我们的铁矿石含麟和硫太多的问题,我们再烧一炉,添加更多的石灰石、河沙、纯碱造渣,然后再炼制过程中不停的搅动钢水应该可以去除这些多余的物质。“

又按照李肖然的方法重新熬制一炉后,钢材质量终于达到了苏钢的标准。但李肖然并不满足,坩埚做的钢质量上应该好于苏钢一些。于是他又继续根据以前的记忆改进生产工艺。

又搞了一个多月烧制了几十炉钢水后李肖然终于造出了明显强于苏钢的产品。随后他定制了严密的生产流程和保密措施,开始一步步批量造炉生产这种高质量的钢铁。

女儿山铁厂每一个车间工人只知晓本车间的工艺,核心工艺的对比配置只有几个绝对可靠的老工匠掌握,这些老工匠几辈人跟随李家做工,家人都住在盛康很是可靠,而且每月工钱李肖然又给他们涨了2倍,自然甚是高兴。当然李肖然也规定了严格的涉密纪律,一旦发现向外人透露立即处死刑。

水泥的研制几乎和坩炉炼钢同时开展。水泥厂设置在女儿山南河河谷的另一处高地上,李肖然这几个月边搞水泥边搞钢铁还要叮嘱弟弟继续训练30人的亲兵队一时间忙的焦头烂额,人也消瘦了很多。

水泥研制李肖然采用的是波兰特水泥,这种水泥用石灰石和粘土烧制后添加少量石膏作为缓凝剂而成,石灰石和粘土都是很便宜的东西,石花镇就有烧制石灰石的厂子,粘土盛康就有。这种水泥比天工开物所描述的三合土成本低了很多,而且质量也高了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调制完全符合要求的水泥制品也正式研制成功。

此时已经来到崇祯8年的春天,好事也接踵而来。宋祖舜辞官后也按约来到了谷城,并且带来了他耗费很大精力打造的女儿山和盛康的城防图。李肖然刚成功搞出坩埚炼钢和水泥又听闻舅舅投奔了自己心情甚至高兴。他让林管家亲自带人把舅舅和家眷接到了盛康自己的老宅中居住,并在老宅中设宴为舅舅接风洗尘。

应邀来参加宴席的有盛康李家族长李长昊、曹家头人曹良松、曹长营父子,张家头人张天良、张磊父子。这些人都是盛康和女儿山的核心人物也是李肖然在这一带最为信任的人。

辈份最高的李家族长李长昊为表地主之谊首先举杯道:”我们小小盛康,非常荣幸能请到肖然舅舅宋祖舜宋大人来这里定居养老,听肖然说宋大人来这里还要准备为我们盛康打造一个坚固的城防以躲避流寇的袭扰,我代表盛康五千百姓表示万分的感谢!“

宋祖舜虽为官僚,但祖辈都是地道农民也没啥官架子,来到盛康虽有李肖然这种土豪外甥撑腰,但也要对当地族长表示尊敬,只见他应邀一饮而尽:”多谢族长的美誉,我现已经辞官为民,也没必要大人的称谓了。早在几年前我就随肖然父亲来过这里,发现这里风景秀美,民风淳朴,也是我梦寐以求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园,前几个月肖然来郧阳让我帮忙设计城防,也邀我来此养老,正好圆了我平生建设新型城池的意愿。“

宋祖舜押了一口茶继续道:”城防是门学问,最怕的就是城内人心不齐,我去过几地任职,均因城内人心不齐、经费不足等原因无法构建自己理想的城防体系。“

李长昊听后赶紧接道:"盛康五千口子,以李姓、曹姓、张姓为主,今日三姓头人均在此,人心不齐这个因素在盛康绝对不存在。一百多年来我们盛康一直是民风淳朴,民心一致,特别是肖然家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