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人靠近,还是个长相好看的女侠。少年惊得往后退去半步,一脸警惕地盯着姜芑,甚至把旁边的大丫往身后拉了拉。
“小乞丐?”姜芑一脸惊喜。
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少年顿时气得小脸通红。他们已经努力拿出了最干净最新的衣服,怎么还会有人叫他们乞丐!
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抬头又仔细看了看那张脸。粗看之下还没觉得怎么样,如今凑近细看确实有几分眼熟,难道是……
“恩公?”少年试探性地喊了一声。
一听少年这么喊,姜芑就知道自己没有认错人。
她就说怎么这么眼熟,可不就是前段时间在玉阳城门口,主动替她挡住几条小尾巴的小乞丐?
“真的是你!”姜芑开心地拍了拍小乞丐的肩膀,又看到两人这装扮,应该是没有当乞丐了,连忙问道,“上次走得急,也来不及问你们的名字,你们叫什么?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们,怎么样,现在是已经找到营生了吗?”
“我叫黄旭文,这是小妹黄雪,还有两个弟弟,现在不在这儿。”黄旭文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日得恩人馈赠,又受恩人启发,我就想到了给人带路的活儿。没想到真的有不少外来客商有这个需求!如今靠着引路,已经勉强够我们几个糊口了。”
“原本我们在玉阳城赚的可多了,每天不用要饭都能吃得饱饱的,都怪……”大丫一看眼前的女侠竟然就是他们的恩公,一下子就不怕了,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意识就想告状。
黄旭文眼疾手快捂住了她的嘴巴,红着脸解释:“引路这个活儿谁都能干,保不住是我们没本事。”
被人抢了活儿还赶出了玉阳城,黄旭文就带着几个弟弟妹妹辗转附近几个乡镇,近期刚好来到了安乐镇。
安乐镇虽然不大,却刚好连接了玉阳城和宁县,因此来往的客商尤其的多!
这里暂时还没有人做引路的活儿,因此黄旭文决定兄妹几个短期内可以在这里接活。
大丫因为只有十岁,年龄小胆子也小。为了她的安全,黄旭文就安排她在镇内活动,且只为女侠或者类似一家三口的客商引路。
而已经十三岁的黄旭文,则带着一个十二岁,一个不过八岁的弟弟去给其他客商引路。
两人一个负责镇内,一个负责镇外。
如果今天轮到黄旭文带着弟弟,就由另一个负责去镇外引路,去的地方也会远一些,反之亦然。
“恩人,我去帮您叫个车吧?保准您能用最便宜的价格把这些东西拉回家!”
不得不说,黄旭文还是有点头脑的。
先是跟镇上的客栈、饭馆、车队谈好了相对低一点的价格,然后引路的时候就会直接把人带过去。
这样一来,不仅来往的客商拿到了低价,店家们也得到了稳定的客源。
有时候客商们要去附近城镇,黄旭文也会告诉他们最近的路线,以及哪些城镇比较适合做哪些生意,哪些城镇适合玩乐什么的。
因此不少客人都会给他一些铜板作为奖励,偶尔遇到大方的客人,还能得到碎银子。
坐在黄旭文叫来的牛车上,一路听着黄旭文讲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姜芑听得直拍大腿。
人才啊!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某程,吃喝住用行都给你安排妥妥的。
姜芑夸地直白,黄旭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些年我就辗转在附近几个城镇讨饭,知道得自然也比普通人要多些。”
“知道是一回事,懂得把这些资源在恰当的时候,转换为商机变现才是真智慧啊!”姜芑拍了拍黄旭文的肩膀,顿时拍到一手的骨头。
假装不经意地移开手,姜芑又问道:“你们都姓黄,是亲兄妹吗?”
黄旭文摇摇头说:“黄旭武是抢饭的时候打了一架认识的,黄雪和黄安是后面捡来的。黄雪是个丫头,被爹娘丢在山里,我跟黄旭武路过的时候她都快饿死了。黄安跟普通孩子不太一样,不认人,不会讲话也不太听得懂别人在说什么,但他不是傻子。”
听起来像是自闭症之类的病。
姜芑点点头,安慰道:“你弟弟这种情况倒像是我听过,一般这种孩子不仅不傻,反而有可能有某种过人的天赋。”
“那恩人知道怎么治好这种病吗?”黄旭文一脸期待地看着姜芑。
如果是在现代的话倒还有点可能性,这里就绝无可能了。
姜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