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等允甜去上班之后,悦子准备好自己的求职简历,没日没夜地在网上疯狂投递简历,但所有的一腔热情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悦子没有料到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工作这么不易,她每天内心焦急地等待着,允甜劝她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她让悦子重新修改了自己的简历,再持续有针对性地投了几百份,她说让悦子放轻松,剩下的就不是悦子自己能左右的事儿了。
周末,允甜带着悦子出去散散心,顺便带她去了附近的一座教堂,是一座中西建筑融合的教堂,整个教堂呈一个矩形,从入口进去是一个前厅,中间的部分左边摆放了一排排哥特式的核桃木高背椅,座椅前方便是圣坛,她们手里拿着教堂人员为每一位来做礼拜的人发的一本口袋版的《圣经》。
她们在里面就近找了个位子坐下,静静地等待着牧师上台讲解圣经,悦子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欣赏着整个教堂,这一刻教堂里未开灯,只有圣坛和右边的柱廊放着一些摆放整齐的白色蜡烛微微闪着温和的光,播放着悦耳的圣歌,气氛庄重典雅。
在这种肃穆与静谧的氛围之下,人的心神变的宁静放松,悦子的身心一下子沉浸在这浓厚的宗教氛围里,忘却了一切烦恼,教堂里的人不是很多,大家都在专注地听着牧师对圣经的讲解,最后是牧师带领大家一起唱圣歌,悦子不会唱,她看着书上的歌词和一个个音符,思绪沉浸其中。
最后一个环节是大家和周围的人围成一个小圈儿,开始各自分享着今晚听完圣经的感受,或者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该允甜分享了,她热情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和悦子的多年未见,两个人的友谊之情带给自己怎样的的温暖和心理变化,以及悦子到来的喜悦,她的喜悦也感染了大家,都面露和善的微笑冲着允甜和悦子点点头,表示再次欢聚的祝贺。
轮到悦子分享,她窘迫地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要分享些什么,大家都说可以随意说几句,第一次过来可以介绍介绍自己。
悦子和大家分享了她这几天如何海投简历,焦急地等待面试的到来,话还未说完,一个常来这里做礼拜的姊妹就问她,是否愿意考虑暂时去做一名家庭教师,教授韩国小孩汉语的兼职。
她说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一种互帮互助,只要她找到全职工作即刻可辞掉家庭教师的兼职,来过渡一下当前的空档,家庭教师的工资按目前市场价格来定,只要悦子同意,就约个面试,双方都满意的话,就可以随时上岗。悦子看看允甜,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面试那天,是孩子妈妈来面试的悦子,两个人用英语交流着家庭教师的要求,双方谈下来都觉得可以后,约好了孩子们每天的上课时间。
这段时间里,她每天按约定时间去那家韩国家庭教授一对在上海留学的韩国双胞胎。悦子为了能教好她们的汉语,她设计了很多边学边玩的汉语小游戏,这样参与感更强,易于理解,并且学起来也轻松,记得也牢,十岁的姐姐和妹妹都十分聪明乖巧,学起汉语来进步也是突飞猛进。
一个多月以后,之前海投的简历似乎全部集中打来了面试电话,悦子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去面试,烈日炎炎、风雨无阻。终于她找了一家满意的公司,是一家专业做抗衰的的公司,除了平时办公室的工作外,每个月会有一次出差,悦子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便欣然同意。
自此,她辞掉了家庭教师的兼职。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她拿出房租的一半交给允甜,允甜并不收,她说悦子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等她过了实习期,慢慢稳定了再给她。拗不过允甜的坚持,悦子和允甜商量,说她想请她和教堂那位介绍她兼职的姊妹一起吃个饭,表示一下感谢。
周末,她们再次去了教堂,和那位姊妹说了悦子想请她吃饭的想法,没想到这位姊妹说不用去外面吃了,直接去她家里,大家一起动手做一顿好了。
于是,悦子和允甜去了超市,买了整整两大袋做菜要用到的食材和零食饮料。悦子和允甜厨艺不佳,选择了火锅,只需要备好喜欢吃的蔬菜、丸子、海鲜等就好了,那位姊妹做了一些韩国菜给她们吃,大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就像一家人一样。
吃好饭,清理完餐盘,这位好心的姊妹又为大家弹起吉他,唱起了歌。她们都全身心地沉浸在这温暖美好的友谊里。
时间过得飞快,一天中午她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悦子接起来竟是烫金组部长。
“是我啊,你的老大哥。”
“咦?你是怎么知道我电话的?”悦子兴奋地差点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