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内,宋明砚正练习着射箭。
宋凛刚进马场便看见了专心致志的少年,他没有打扰,而是静静的站在一旁观望,直到一筐箭射完。
啪啪啪。
宋凛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手上拍着巴掌,嘴上不停的夸赞。
“这段时日进步很大,看来你对于弓箭之术还是有些天赋的。”
“祖父。”宋明砚上前行礼。
宋凛点点头道:“这段时日你的进步我也看在眼里,看来你是真的长大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感欣慰。
看着她的箭矢,不由得想起南麓山中箭的黑衣人。
可惜的是等他的人赶到,二人早已断了气。
“祖父,不知夫子的事,可有寻到合适的人选?”
宋明砚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随后叹了口气道:“一般的夫子可教导不了你这个混小子。”
宋明砚知晓,这是无人敢上门了吧。
“不过,山不就你,你可以就山。”
宋明砚疑惑的看向宋凛。
宋凛笑道:“整个南阳若说学识大能无人能与孟辉先生相比,我看由他来教导你,是再好不过了。”
宋明砚对这位孟先生略有印象,似乎脾性不太好。
“孟先生不轻易收学生,况且现在又是梁府的西席,怕是不会来我镇南王府,更不会愿意教导我。”
“不用他来王府,你可以去梁家,与梁府的小子们一起学习。”
宋明砚愕然,好家伙,这是让她去蹭学啊,可是人家梁府会同意吗?
南阳城内,梁府办了个私学,起初是梁氏一族的子弟在读,后来,久而久之,南阳城各世家子慢慢的也进了梁家的私学。
宋凛想着由他亲自游说,梁府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可是梁府同意有什么用,人家孟先生若是不同意,梁府自然不会强求。
若想成为孟辉先生的弟子,恐怕任重而道远。
南阳世家大族关系错综复杂,而梁府作为南阳的世家大族之首,历经百年而屹立不倒,可以说在宋凛没来之前,梁家就是南阳的土皇帝。
王府与南阳世家之间关系并不算融洽,但也不算差,最起码还过得去。不过是双方各有牵扯,而世家之间又不想与朝政有过多的交涉。
梁府圆滑,这是把问题丢给了孟先生,料想孟先生不会同意此事。
孟先生当然不会同意,他堂堂一介大能学士会在梁府做西席,那是因为欠了人家的人情。
可是这不代表什么人都能往他面前送,尤其是在整个南阳声名狼藉的人,即便对方身居高位,他也不会为了权势而妥协。
宋凛当然不介意亲自登门孟府,甚至为了说服孟先生,还打算把老脸给豁出去。
“祖父,读书是孙儿自己的事,不如让孙儿亲自去请孟先生,如何?”宋明砚自动请缨。
宋凛挑眉,思索片刻,看着宋明砚认真的神情,不由得点头同意了。
心下想着让她试试也好,若实在不行,再由自己出马好了。
书房内,不久齐木就将关于孟先生的资料送了过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宋明砚准备在这位孟先生身上寻找突破口。
这位孟先生可真是不一般,才高八斗,学识渊博,与青峰先生齐名,二人号称大元朝文学界的南泰北斗。
可惜二人身份上却相差甚远。
青峰先生是大元朝国子监的监正,受天下读书人敬仰,桃李满朝,身份尊贵。
而这位孟先生却在这偏远之地做个普通的私教,要说其中没有渊源,宋明砚是半点也不会相信。
脾气古怪,性格孤僻,难以相处。
总的来说这就是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小老头,也怪不得,这样的人在朝堂那肯定是走不远的。
见不惯谁就直接怼,既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虚与委蛇,那就不得不被人从朝堂赶出去了。
宋明砚看着手里的资料,她大概了解了这人是什么样的品性,刚正直言,铁骨铮铮以及文人皆有的自恃清高。
再看看他作的各种文章以及诗集,宋明砚大概了解了这是怎样一个人,可这样的人为何会做梁府的西席呢?
梁府如今当家作主的是梁老太爷,梁老太爷有三子,其中大房老爷梁涵和二房老爷梁淮皆为嫡出,只有三老爷梁澄为庶出。
大老爷梁涵有一嫡子名梁照其,传闻此子聪慧伶俐,三岁启蒙,七岁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