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鸣跟不上乐伊的思路,在她费尽口舌解释了什么叫做特产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就是这里比别的地方好的东西?”
“对。”
“那就是酒。”于一鸣毫不犹豫得脱口而出,“岭南的酒是全国最好的!”
“酒?”乐伊十一岁就不喝酒了,酒精会麻醉她的神经,影响她的手速,让她最引以为傲的理智脱缰,但她知道国人对酒爱的有多深沉。
当年她可也靠着白酒股赚了好大一笔。
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项目,但是乐伊发现市面上的酒水数量已经非常多了,从大厂到小作坊,哪怕是在灾后的关河镇,酒产品也能填满每一个价格区间。
没资金,没技术,贸然想要杀入这片红海等于找死。
更何况酿酒需要的时间太长,不适合灾后安置,酿酒厂可以作为后续的发展计划来考虑,但是眼下还是要赚点快钱。
“这样,你就说说有什么特产,想到什么说什么。”
在乐伊的要求下,于一鸣开始报菜名:“穿山甲,野鸡,野猪……”
“野生动物就免了!”难道她还能去偷猎国家级保护动物吗?
“冰片,天麻……”
中草药是经济作物不错,但是她对医药毫无了解!这不是个外行人能伸手的领域,弄错药是要死人的!
“药材也不用说了!”
“糯米,小麦,玉米……”
“行,你说吧。”乐伊一扶额,但她不打算把农产品列入备选选项。
手工种植的农作物再厉害也比不上漂亮国的机械化生产,真的进口比本土生产还便宜!可关河镇乃至云尧市都是九分山林一分水,地形崎岖不具备机械化生产的条件。
只能比拼精细化高端包装,比如纯手工种植、无化肥无农药产品等,但现在百姓还穷,有饭吃有肉吃就不错了,装这个逼等于找死。
“……辣椒……”
还能做成老干妈……吗?
嗯???!!!
为什么不能?!
岭南人嗜辣,嗜辣如命的嗜辣。
辣是岭南人的命,桐梓村的泥石流把村民的家都埋了,钱都留在土里了,但辣酱带出来了。
在乐伊雨露均沾得每顿饭让不同的村民来家电铺子烧饭顺便给点钱的时候,乐伊每顿都能吃到不同的辣酱,唯独吃不到一顿不带辣酱的。
那全国的爱吃辣的人有多少?
算不出来,只知道老干妈那不上市却让大部分上市公司高山仰止望而生畏的资产,据统计,2019年底,整个辣酱行业的年产值已经逼近400亿!
这个生意要是做起来,光是分红就能让桐梓村吃三代的了!
最重要的是,乐伊想了想,发现镇上都是自制的辣椒酱,却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统一品牌!
就它了!
要开厂,就要先确定产品,放在辣椒酱上,就是要确定配方。
“桐梓村谁的辣椒酱做的最好吃?”
辣椒酱看起来味道相近,口味偏差却很大,有些人觉得吃哪一种都一样,也说不上来好不好,但自己买的时候爪子还是会每每坚定得伸向同一款。
“额……我拿来给你试试?”
乐伊顶着腹泻的压力一口气吃过四五家的辣椒酱之后,选定了其中一款,问是谁做的,于一鸣就得意了。
“我媳妇。村里都知道,我媳妇的手艺打年轻的时候就是最好的。”
又不是你做的你得意什么?
“就它了。”
辣椒酱的口味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老干妈的辣酱就不是最好吃的,乐伊吃到过好多大厨、甚至是某些农家自酿的辣椒酱都比老干妈好吃,比大部分人做的好吃,就足够了。
接下来就是要树立形象,炒作嘛,乐伊很擅长。她退出银幕却没退圈,转职成大佬站的不远不近的全完淡看圈内撕逼。
网红行业泥沙俱下,以至于很多人一提到网红就觉得恶臭,但实际上,网红这个行业也的确让很多原本处在收入最底层的农民脱贫致富。
有借此出头的人行事不端,但是这个行业没有错,脱贫致富,没有错,操作的手段更没有错。
九十年代没有互联网,但一样有信息网络。
该怎么弄到新闻报道呢?
“小姑娘,你果然在这里啊!”
乐伊抬头一看,是宋勤。
“老沈,这就是我跟你